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1016 週末為國三的表妹上的理化家教課

當然妳可能覺得自己蠢

可能妳正

這樣想。


牛頓的第一個運動定律說

如果沒有別的事發生…

如果妳

很聰明,那很幸運地妳會

繼續聰明,

很笨妳也會

繼續

笨下去;

畢竟,第一個運動定律

就是有那麼點

悲觀。

但…現實世界不是這樣。

未來,妳總會遇到

不平衡力,

所以別擔心,一切只發生在他腦袋裡

就像那顆蘋果也只是

掉進那裡。




當然妳這個年紀,也都覺得

自己胖,


地球更胖但它都不在意,其實

妳的胖是因為它的胖正一直

用力地拉住妳;

其實

在月球

妳就會有六倍的輕,

大抵妳可以

把責任

全都推到它們頭上。

站上體重機,妳說妳猜

如果沒有摩擦力

妳會胖到無止無盡,可能

…直到整個宇宙都

塞滿妳。

不過,妳也可以

不用擔心,

這也都不會發生

在這個

真正的現實裡,

妳不但不會一直胖下去還可能會

磨損自己

直到

胖與磨損都停止。

第二運動定律就有說

越用力去煩惱妳的那些

煩惱,妳就會

越加速地變笨又變胖。




當然可能學校老師或我

都讓妳太不懂…


在這同一條

認識牛頓世界的直線上,

第三運動定律可能是說

我自己片面的理解

對妳說出口,在妳那

也就只是一樣

片面的理解,

我都不太懂妳就會

比較難懂。


當然妳也許不喜歡牛頓運動定律

不喜歡在週末跟我

談力學,


妳比較傾向喜歡

和手帕交出去

聽喜歡的流行歌

上網

買漂亮衣服…

,但妳想想

牛頓可能也不那麼喜歡他的運動定律

他可能也比較傾向喜歡

煉金或上帝。

所以,別擔心

就用妳自己的重量

站上妳喜歡的

哪個肩膀,

為了理解自己運動的定律,

為了有一個妳的世界

為妳辯護,

讓妳的

蘋果的力學

掉進妳的那裏。







by Bjiao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0930 黑暗之光


海靠近我 空氣濕了 黑暗溫柔 凝視著我
繁星亮起 回憶浮動 曾經存在 如今隱沒

該不是我的心 還在小聲唱著
該不是這場雨 一直都還沒停
該不是我的心 還在思索結局
該不是這場夢 是誰還在繼續

海靠近我 空氣濕了 美麗的夢 請別遠走
繁星亮起 回憶浮動 黑暗溫柔 改變過我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0925 愛和傷

愛是恨

愛等於傷害

愛即是傷害



很怕痛,怕得要死

很膽小,很懦弱



可是能因為怕傷害而不愛嗎?





愛是後悔

愛是困惑

愛是總是在問







*





早上醒來的時候

我張開眼睛就想說: 我恨你

我恨你,把我還給我






0922 忍耐

為什麼有時候突然覺得更寂寞了呢,太不好受

可是我不能哭,不可以說

我必須忍耐



突然想到你說過,你問自己是否後悔

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這麼問

打破了自己的原則,我總是想絕不沉溺任何東西





可是沒關係,我要很乖

我要忍耐,

我還是要當我自己。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0902 這樣該有多好

這樣該有多好

如果你想起我時也覺得溫柔

縱使是春天,在夜晚

彷彿是適合幽居的時刻,我的心

或許就這樣了




並不傾訴自己的愛

也不再描繪你轉身的背影

我寧願相信愛過的人的姓名

一到夜裡便想像你點燈的模樣




害怕變得理所當然

所以有時也害怕變得溫暖

因為傷心與溫柔都是細水長流的事

我的眼睛試著藉由風觸及你但不能




年少時總錯過的寂靜

如今已不再過問是誰負責處理不及掃拾的錯誤

這樣很好,我們越來越完美

記憶與想像都是晴朗

因為想起你便想起天空海洋和音符




在一個風雨未休的夜

渴睡地想像你手裡暖黃的燈

如果還是溫柔的,該有多好。





@philoserenus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0824 害怕







到底是為什麼可以把我的生活弄得一團亂

我的心好像不是我自己的了

想要躲起來,想要躲起來。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0821 把它們拼湊好

好一陣子沒有寫日記,

這幾個禮拜很荒謬,(忍不住一直說好荒謬)

到底是被誰撥動了





人來人往

他們來了又走,日子卻再也不回頭了

暑假就要走到尾聲

我在對經過的人生著悶氣,在對自己生著悶氣

想說:

'喂你們|! 為什麼過來了一下又將我遺棄?'



誰記得誰? 誰忘記了誰?

誰被記得、誰先說好不忘記、誰先來誰先離去





哎親愛的,

你說別想了! 太麻煩了

對,我不要想了,膽小如我

讓他們走,讓我保有我寂寞的自由





沒關係、沒關係(困擾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沒關係)

我們擁抱我們各自的潔癖,親愛的L







*





選擇顫抖的意見和懷疑的言詞

選擇虛妄和偏向虛假之輩

選擇語言之中純然的黑暗

選擇冷窗去擋住銅皮般的冬陽

選擇骨牌般的悲觀主義

選擇林間充滿落日的對話

選擇詮釋學在文字的荒原

選擇就在世界夾一張藏書票

選擇搶救暴雨所至的內心

選擇用自己的力量自由

選擇避開所有安逸的沉默

選擇丟出一只高帽

越飄越高

選擇複製檔案像是蜜蜂分巢

選擇坐在這裡聽你死亡的號角

選擇毫不邁步的批評

選擇哀嘆靈光的消逝

選擇理智蒙上的冰雪

選擇迷失在翻譯裡面

選擇熄滅迷信的鬼火

選擇睡眠中無須排練的聽覺

選擇今天的所有問題都在於你

選擇恐懼壁上的陰影

選擇神才擁有知識

選擇放棄奧古斯丁

選擇大火復往西方的天際流動

選擇未完成的大地

選擇時代沒有總體的名稱

選擇命運的清洗者

選擇取道與愛結伴

選擇柔軟的筆觸在淚滑過臉龐

選擇一去不返的路

選擇用古老的骰子玩遊戲

選擇毫不匿名通風報信

選擇像一道謎語

選擇擱淺在愛人的眼睛

選擇鬆開一切有如太陽

選擇燃燒每首詩

選擇吹撫那些灰燼

選擇無依無靠

選擇平衡凌亂高牆上的虛無

選擇忽視

選擇睡夢中的歷史

選擇發燙我與宇宙的邊界

選擇對真理疲倦

選擇你就是我的病假





'寂靜的回答已爬過星辰' @enkaryon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0720 小記







回來以後,不知道為什麼,心卻留在那裏了

那一晚錯過了客運,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搭上了十點的末班車

在車上卻始終睡不著,想起許多許多事,恍恍惚惚的



想起她眼眶的淚,想起那些故事太動人

覺得很難受

然後,客運就這樣下了交流道

我看著路邊熟悉的招牌,心裡想著:

"啊! 回來了.....可是這裡是哪呢?"

我一瞬間以為自己回來了(或者是回去了?)回到彰化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裡





隔了一天,從工研院下班

傍晚五點半,黃昏,太陽不是很熱,車水馬龍

我又陷入了恍惚,不知道是問誰:

"為什麼我會在這裡? 化了妝、穿得像個上班族(實際上卻實也是)、這麼庸庸碌碌的...滿面疲態"



如果有一個平行時空

現在的我還在綠園裡,還穿著白衣黑裙,還在等誰

還想起了當時跟H站在音樂教室外的走廊看窗外,看著綠園,說我一輩子都不想離開這裡

(然後妳像哄小孩似的哄我,我永遠都會記得)

那麼,現在為什麼我在這裡?





*





聽她說故事的時候,我覺得全身戰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冷了還是太受感動

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我心裡有一個十分肯定的聲音說:

"我能寫了! 我可以寫出些什麼。"

失去了好久的創作動力又被喚起,十分衝擊。

雖然不知到最後到底能不能寫出來,或許也難以公開

可是因為另一個人的故事,卻覺得自己好像也活了起來。







突然,突然很想寫信給他

雖然我還是無法見他

那天晚上,我在客運上強迫自己去思考,我對他到底是什麼感情

只是始終還是沒有結果



因為那段故事

突然間我也好想問他,過去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到底是怎麼看我的呢?





我不會否定過去的自己(雖然現在我已經想不起當時的心情了)

可是我想我沒有後悔

我不是無情,我只是無法,我真的有一種無法解除的病

我不能處理好我的感情

但對我而言,他無疑是重要的

他代表的不僅是一個主體,也是我勇敢而真誠的青澀歲月,這一輩子都無法再如此勇敢了吧

長得愈大就愈膽小了







走出綠園的那一刻

我知道我跟她不一樣

有許多故事發生在這裡,有許多故事由這裡延伸,可是

我回不去了

對我們來說,對我和妳和她來說

即使有許多事不完美

即使沒有對的時間、沒有對的人,即使沒有結果

但我們都知道結果不是最重要的

有很多事我想足夠我們思念一生,我卻實是這樣想的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0708 歲歲年年







明天想一個人去旅行,花一天的時間帶著我的單眼騎到山裡去

查地圖的時候很快樂

喜歡騎山路的時候,讓思緒隨風飛揚,讓自己心不在焉

想起許多故事







明天就自己去吧

要打扮得很好看,穿美麗的衣服,帶著自由的心

不要在乎陌生人的眼光

走自己的路









*



那天出發前

有人說,你去吧,把這次旅程當作是一個結束

給自己一個好好的結束



我一點都不以為然

我討厭任何煽情的劇情,太做作了,因為那不像是我呀

雖然我總是顯得太天真,我有屬於我的天真

可是我討厭將自己的心暴露,讓其他人玩味的檢視







我想,旅行的意義是旅行本身

不是跟誰,而是我去做了我想做的事

給了自己一個前提,好好的去享受那些過程,在山風和雲裡想自己



然後我回來了,生活便回歸平靜







沒有什麼事改變,但又好像有些事改變了

親愛的,今天我又想起了故事,突然覺得不一樣了

我感覺到真的結束了,無關任何人

而是我將過去那些日子以來、所有的錯置、所有複雜又矛盾的心情......

好像,都已經不再困住我了。





天,就像吉本芭娜娜裡的故事一樣

平靜而溫柔的被治癒了,我最喜歡的吉本芭娜娜

我知道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







可是不知不覺裡,另一個故事又被開啟了

不知道為什麼,每一次分開時總是想再也不見面了

我總是害怕和任何人羈絆太深,沒有涉入便不會失去、不會悲傷

那裡離我太遠,我太害怕

每當我看著他們我總是覺得不安,我總是想日後不再見面了,我要逃走了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不知不覺中又開始期待收到訊息

好像在這樣的過程裡有些了解自己了,懂自己的矛盾和渴望

但同時又憎恨這樣的自己



我不想被任何人困住,害怕想念,太辛苦了

如果可以的話,請讓我擁有足夠堅定的意志離開吧

堅定我的心,不再受到任何動搖。







*





總是想起他說

"有時候覺得寂寞,但其實並不想跟任何人說話......那是兩回事。"



明天我要享受屬於我寂寞又美好的旅行。













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0630 氣自己

總覺得網誌比較能夠讓我說出心中隱晦的話,不像是臉書或噗浪。這麼難過的時候,就想起我的網誌。

今天家教時,我完全無法控制情緒的大哭了。



理由是孩子考了28分,我知道自己哭,會讓孩子很自責很難過,如果我是一個成熟的老師,就不該在這樣一個當下失控,可是我沒有辦法。

孩子很難過,他一直問為什麼我要自責,這不是我的錯,其實我知道他並不在乎這成績,他也不在乎我的教學,他知道是自己的錯,但其實他並不愧疚,他只是同時不希望我難過,其實他覺得這不是任何人的錯。

他總是會說自己適應不良、考卷太難......,可是我沒有辦法跟他說: 親愛的,我不能找藉口。



我在乎的不是他考砸了,我在乎的是我無法做好我的工作。



我,就要離開了,我常常抱著很多希望和美好的夢想,我常常希望可以把事情做好,我很努力。可是在我離開之前,為什麼總覺得有許多事情都做不好? 我好氣我自己。我該怎麼向他說明,即使我們雖然是師生也像是朋友,但就現實而言,這是屬於我的一份工作,我氣的是我自己無法將工作做好,並且如此情緒失控。如果......常常想著如果,如果是其他人的話,如果是其他更有能力的老師,一定不會像我這樣。



結束時我向家長道歉,並且認真的問他是否該讓我停止繼續下去,我應該要辭職。他們很溫柔的安慰我說那並不是我的錯,於是這個「病」又要繼續拖延兩個月下去。轉身後我走到門口,無法好好說話,便哭著離開了。我充滿了無力感,充滿了沮喪,並且滿懷困惑與矛盾,很多事情即使我這麼努力想做好,卻總是不完美,我氣自己的智慧太少,一切.....都不夠好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0613 給重要的人







我想我全部的快樂是因為你們



(凌若凡不要恨我)













番外篇







(給林慧筑)











0528 想記得他們說

1-1

他熱切的告訴我生命的意義是得到快樂,他緊緊抓住我的手告訴我,他要拯救我並且帶我走。

可是親愛的,這太可笑了!他永遠都不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什麼,他不懂悲傷之必要……痛苦之必要……恨之必要……憤世嫉俗之必要。他不懂我們為什麼自溺。

我帶著不滿的問他,用溫柔的口氣:你懂有些人不希望被改變嗎?



他反覆的說著他懂,然而你想其實他不懂。才發現你們已經離得很遠了。親愛的,雖然你不覺得自己是惡魔,可是為什麼每當你看見他溫暖的笑時,總覺得很刺眼呢?你一向最痛恨任何人試圖改變你。離開前,你心裡暗自的想……或許你們不會再見面了吧。



1-2

他心疼的說:我認識你這麼久,在我心裡一直覺得,你和我是很像的人,你跟我一樣很單純……你在心裡笑了出來,他怎麼會這麼以為呢?

你在心裡開始定義什麼是單純、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美好......







K說:我不確定是我比較懂你,還是他比較懂你。我覺得你是一個看起來總是很開心的人,而我也知道你的開心不是裝出來的,只是在那些同時你總是自己想著許多事,你總是放在自己心裡不輕易表現出來。





E說:他說你變了他好傷心,可是我覺得沒關係,這麼多年過去了,你總該是會變的呀!不會永遠像孩子一樣。你受了這麼多傷,怎麼能不變呢?可是我知道你沒有錯,你只是找到了屬於自己生活的方式。





L說:我知道你不是冷漠,你不去找他們並不是因為你不想念他們,我知道你不是冷漠,你有你的理由,或許你只是覺得……你們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





我說:那天晚上我回去,在路上反覆的想……我們都變了!這些年,我們都變了好多。可是最幸運的莫過於,我還是一樣喜歡你們。





C說:我就是不懂呀!我這個人就是這樣,我總是全心全意的對待別人,可是為什麼人這麼複雜呢……我看著正在當兵的C,心裡想,天哪我多麼蒼老!三年前我和他站在一起,我們完全懂彼此那樣全然付出的心意,可是過了三年他沒有變,而我卻變了這麼多。我一方面慶幸自己,再也不會受同樣的傷,卻又一面……開始恨自己。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0522 白色的

我還是輕輕的笑,像每一次我不說話時那樣

他卻問我:'笑能解決問題、能解決不公不義嗎?'



我其實,真的回答不出來

這麼沉重的旅程,在那些歷史的痕跡之前

在那些憤怒的鬱結的......在他的憤世嫉俗之前

總是覺得說什麼都太輕了



太多的話總是找不到出口

笑是我唯一的掩飾





他卻總是問我為什麼笑

輕易的,讓我不知所措

並且

覺得自己太渺小了、太羞慚了

不能夠告訴他,有好多時候我幾乎想逃開



怎麼能夠好好看著那些充滿熱情和力量的人呢

我戰戰兢兢的收下他們給我的種子,可是卻在心裡憂慮的反覆問著

如果我照顧不了它呢? 如果我不能使它好好發芽呢?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0502 幽光

我記得從黑暗的山腳往上走時,部落的光芒 (橘紅色的溫暖光芒) 幽幽的搖晃

一瞬之間突然很感動,那個名為黑暗部落的地方呀。事實上,卻是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親愛的

我原是為了找答案而前去 (又或者為了逃避現實而離開)

無論如何,雖然此刻我依舊茫然

可是我覺得某種堅硬的、狠狠困住我的東西好像被打破了、軟化了

我是不是還有別的路?

天地那麼大,所有人都用他們的方式活著

即便我一無所有,或許還是能用我的方式存在



我很痛苦也很害怕

生命充滿矛盾,我總是那麼尷尬

我必須讓自己像他們一樣,曬得黝黑而堅強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0408 一定會有好事的

'你覺愛情是上天在作弄人,好讓我們生更多寶寶嗎?

或者你認為愛是一切,是這場瘋狂夢境中,唯一有意義的事?'



很遺憾,我相信的也是後者。







上帝並不是不愛我們的

雖然生命中總是要遇到許多傷心難過的事

其實我懂很多

也懂什麼是心碎

可是難道我們就因此不愛了?不嘗試了嗎?

沒有關係的

在最苦的時候,我們才會知道,自己的心有多勇敢





我總是在觀察

想用冷的眼睛去透析一切

可是,我真的能看清楚嗎?我可以好好面對眼前的事物嗎?

我想我需要更多的智慧,可是智慧是萬能的嗎?



雖然還是什麼都不懂

什麼也不確定

可是沒關係,不要害怕,我夠勇敢的

我想好好做我自己想要的樣子。





20110408 The feast of love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0330 困

想逃想得要命, 不要責怪我逃好嗎?





















每天都好想要躲起來

躲到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又害怕人群 又害怕寂寞

不想說話, 卻又害怕沒有人跟我說話



如果靈魂包括了三魂七魄, 總覺得自己大概消失了一魄吧

心好浮好浮

好像少了什麼? 到底怎麼了

我也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0326 寫不好

我今天讀了好多書,跟珍妮說了世界上各式各樣的人

那天課堂上來了一個同志講師說了一堂課,名為揚起彩虹旗

他說了世界上各式各樣的人

那些被說成怪胎、異類、變態,各種奇怪的人



可是老師說,那才是人生呀,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的

只有讓各種樣子的人都自在活著,我們才真正自由



我一直想



原來是這樣,原來世界上活著那麼多不同的人

大家都在過著不同的生活

有著不同的生命故事

即使是一個怪胎,也有屬於怪胎的方法去過生活



世界這麼大,怎麼會容不下我呢

我突然覺自己好小、好小

想自己,卻覺得在看別人的生命一樣

覺得好不真實,我的失敗好像已經是上輩子的事,甚至也突然不懂為什麼傷心

怎麼會這樣子呢?





我知道,我們還是會好好過下去的

就像老師說的那些人,我們有我自己的故事

可是我忘記我必須用我自己的腳走路

我的靈魂飛了出去,像在看別人的故事



我很輕鬆的在問:"沒關係呀! 繼續走吧~ 就走吧"

可是她要走去哪呢?

啊我還是不得不回到自己的身體裡呀!





親愛的我還是不能夠殺死所有的人,將它們碎屍萬段

像我日日所想的那樣割破肚皮割破喉嚨折斷雙手和頸子

不能有恨不能有憤怒,還是得像這樣面無表情

我多麼喜歡妳面無表情呀





我完全懂他們,懂那些怪異的人

大家都只是想要,自由的、扭曲的活著



天使在腦後呢喃,說沒關係 沒關係......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0316 看著

其實我懂喔

你說靈魂像是飛在半空中,看著自己做所有事



其實我懂喔,有時候也會這樣覺得

尤其在特別疲憊的時候





可是其實沒有跟你說

其實我喜歡有時候自己失魂落魄的樣子

也喜歡自己狼狽或自溺的樣子

我想你懂的吧





鄭聖勳說的:

不憂鬱,怎麼活!





*



兩天

不真實的在過著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0311 力量

騎著機車時,自言自語的模擬面試,想說明自己是什麼樣子的

說著說著卻忍不住哭了,騎著車邊哭,喪心病狂





我在作品集封面上畫了許多逗點,裝飾性的

可是想說的是,有時候你透過言語想告訴別人你是什麼模樣(又或者透過一本作品集介紹自己)

然而事實是,有時候你說了許多話、結結巴巴的

卻還是沒有辦法好好的說明自己是什麼樣子



因為人是這麼的複雜呀





(可是所謂的面試是不是簡單的多呢

老師說我該把封面換掉,換成簡單純粹的

是的,

所謂的面試,其實好像不是告訴別人你是什麼樣子

而是你想讓別人看見,你是什麼樣子。你可以成為評審想要的樣子。

那麼所謂的面試是不是太虛假了呢?)





我可以對自己誠實嗎













無論如何,我多麼想要永遠記得此時這個困惑的、矛盾的自己。







*





今天我們討論到了稱謂的劃分

我沉穩的說,命名本身是有力量的

譬如當我說我是雙性戀時,我便活在某種社會文化對雙性戀的定位中

(我同時也深信像京極夏彥說的,每當我們說一句話、稱一個名字時,那個聲音中本身就含有一道咒術)





為什麼我們需要這些分類稱謂呢

因為所有人都需要一個名詞可以住進去,因為人是需要群體的

於是Y便補充了我的論述,說

'你要有名字,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回來以後總覺得很害怕

因為名字本身是有力量的,驀然想起,原來自己在無知無覺時已經活在許多力量中

已經活在許多圈圈中、即便我原來是排斥分類的







想起下課時,坐在身邊一個陌生的男同學羞怯的轉過來對我說 他佩服我說得那麼動人

想好好的表達讚美,不敢看向我的眼睛

我是不是在那樣的時刻

在整個教室一片寧靜聽著我告白似的發言時(那些不知是對是錯的言論),也已經對著所有人下了某種咒術?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0227 三行情書

節錄了幾則我喜歡的:))))





*





1.

 你的那些惡作劇

 我是故意中招的

 因為想看到你的笑容

   

   (兵庫縣 男性 15歲)





2.

 凝視手掌心短短的生命線

 自言自語是否真有命運

 妻子只是默默地 拿著油性筆將它延續至手腕

   

(廣島縣 男性 37歲)





3.

 簡訊來了。你問我在做什麼

 "在發呆" 我這樣回

 "在等你的簡訊" 這樣的話發不出去啦

   

  (奈良縣 男性 18歲)



   

4.

 爸爸做的唯一一道菜

 鹹雞蛋餅。

 比什麼料裡都好吃

   

   (北海道 男性 17歲)





5.

 奶奶啊,生日快樂。

 女性的美麗是和蠟燭的根數成正比的

 這是真的

   

    (琦玉縣 男性 60歲)





6.

 想把和你長得很像的兒子

 培育出與你一樣的性格

 這樣又會多一個人和我一樣幸運...

   

   (大阪府 女性 30歲)





7.

 當我在抱怨 "京都與神戶的遠距離戀愛" 時

 奶奶微笑著說 "20年前我就開始遠距離戀愛"

 天國的爺爺,你聽到了嗎?

   

    (兵庫縣 女性 24歲)







8.

同場加映-轉自紅豆餡的噗(是個有少女心的男孩:P)\

「她接到喜歡了七年的他電話。

他對她說:我們在一起吧。

儘管她聽到電話那頭別人的竊竊笑聲。她還是淡定的說:好啊。 

然後她說:大冒險又輸了吧。

他說:我選的是真心話。」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0225 萬儀說說話

給黃上航! 沒什麼就只是突然想起你很久以前傳給我的簡訊

只是覺得我自己很不勇敢,而你應該也很需要勇氣 走向未來

只是突然回顧了老師寫的信覺得感動

把它拿來,鼓勵我們兩個! 我們都要加油喔









◎蒲公英



萬儀說說話

0225 亮亮

亮亮是這樣的一個女生

她會在和我見面時, 拿出一朵剛從花店買來的玫瑰送給我

她會說:'我要去買個東西' ,然後結完帳後突然把那個小禮物遞到我手上, 說:'這個送給你! '

如果我們沒什麼事可做,,她會牽著我的手在附近散步,,走長長一段路並聊個不完

她喜歡在我們吃完午飯後去走一走,,總說:'阿我們去湖畔'

她會和我在湖畔的長椅上, 突然從包裡拿出一罐泡泡水,,吹了好多泡泡飛

她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會幫受傷的鴿子找食物, 或者向路邊兜售的婆婆買東西

她會在我被欺負的時候,走過對方旁邊臭著臉瞪那個人

她帶著我到常去的路邊攤吃東西, 和老闆娘親切的閒話家常

每次結帳,她一定會多付一點, 她從來不占我一點便宜,總是像姊姊一樣照顧我,即便她或許也正有點拮据

她會怪我亂花錢,也像個主婦一樣總愛和我逛十元商店

不過她也愛屈臣市和康是美, 我們可以靠兩本特價商品DM打發整個下午

她每次見面,就會給我很多很多食物,因為她知道道我也有點窮

每次她給我的東西都很家常,甚至是吃了一半的麵包,或者是冰箱裡吃不完的水果

可是這種餽贈讓人覺得很自然,她會說'這個麵包真的很好吃',而毫無做作的把剩下一半的讓我帶走,一點都不尷尬

她會在做某些事、或者買東西時,想起另一個朋友,然後說:'阿這個或許他會需要'

她總是會很貼心的想起別人,然後默默為對方做些小事, 是不會讓人覺得太過慎重而有點尷尬的那種小事

她會在我說出自己一件難過事情的時候,顯得比我還沉重,或者比我還生氣

她也會在我無助時,替我想辦法,或者用實際的行動幫我的忙



亮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她一直都把我看成一個孩子似的對我好

跟亮亮一起的時候,我永遠可以撒嬌

雖然她應該不會看見

可是我實在很喜歡她,這麼好的一個女孩子

可以認識這樣的一個朋友真好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0220 逃

媽打了電話來,我想她要問我是否還好

電話那頭突然傳來她興奮大叫: 秋 你知道我剛才在做什麼嗎!

我說我不知道

她大笑:我剛才從九族的UFO掉下來! 爸本來還想問你有沒有要回來



我急著在這頭嚷嚷: 我本來想回去的! 我本來想回去的! 我也好想去

媽笑著說: 下次! 下次等你回來再叫爸爸帶我們一起去玩

我憋著聲說好

把所有難過的話全吞了下去







掛上電話後,在房裡痛哭失聲

將身上剛換好的外出服全脫了下來

怎麼辦 怎麼辦








0220 害怕

我真的很害怕 很害怕

好害怕一切安靜下來,害怕一個人,

害怕在每晚失眠的時候,我便反覆的提醒自己 我把自己毀了

我把一切都搞砸了

我把原本放在我眼前,完全為我而出現的機會給糟蹋了



好多個自己一直反覆的說,很多聲音

在譴責自己,很可怕。







突然好茫然,每天都一直在想人生好苦悶

到底還有什麼能令我開心

到底還追求什麼

總是在想,一切都糟透了,每一刻都想

走路的時候、騎車的時候,常常想著 如果我突然在這裡被撞死了,是不是也精采一點

如果突然就結束了,是不是比這麼拖著走路好一些?

就覺得好疲憊 好疲憊,好難以承受。



對於未來,突然迎向面來的未來,覺得好茫然

是不是就像很久以前小詠說的,那樣一個人在人群中走著,只有自己在茫茫人海中逆向走著

像被水流沖著一樣,那麼寒冷那麼無助,然後在不知不覺中

自己也跟著所有人一起走了。行屍走肉。



媽說她不懂為什麼我總是稍遇不如意就全然失控

讓自己那麼慘澹,她總是叨叨絮絮的說 你不要這樣 人生總是要過下去的呀

可是我還是無法讓自己堅強,面對任何失敗

我覺得自己可恥

有一天,突然想起了,感覺到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空虛

為了不如意的'小事'而傷心不已,可是除了這些小事我還擁有什麼 還能做什麼

我恨我自己的計劃有任何錯誤,

我很透了任何不完美,

我恨自己對任何人虧欠,又恨自己總是欠得那麼多

我最恨自己欠別人,我不能對不起任何人

我總是對所有的失敗耿耿於懷。

可是我就是這樣呀,我就是這樣





我多麼渴望自己再更無知一點,再更無知一點

這樣我便可以昏昏昧昧地過日子,假裝忽略所有 過去或未來

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會這樣



夜裡我無限迴圈的反覆質問自己 為什麼為什麼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0206 親愛的日光

'生命就像是一段療傷的過程'

不知道為什麼,在冬天陽光下、像個退休老人一樣散著步的我

突然想起了這句話,反覆在心裡玩味



為了準備考試,昨天就趕緊回來了

隔了快一周,回到新竹雖然一點都沒有覺得生疏的感覺

但剛離開家就立刻生出滿滿的想念

吃了好幾天媽媽煮的、豐盛到不行的飯菜

回新竹後附近卻連一間店都沒營業,只好在便利商店打發

媽媽晚上打了電話來,說他們在東港吃了海鮮大餐,責怪似的說誰叫你不肯來

一瞬間幾乎又要讓我鼻酸了

才覺得自己真的是永遠離不開大人、長不大的孩子





一回到這裡就覺得好寂寞

雖然我一直很喜歡安靜,其實也常常不想開口說話,反正也言不及義、言而無意

覺得在這種安靜的氣氛裡才能真正感覺自己

不過在沉默之中,偶爾覺得自己好像根本不存在,覺得像夢一樣恍惚

聽說憂鬱症或者人格分裂症的病人,往往先前是這樣孤獨沉默的,於是便瘋了

有時候我會想,也許我會這樣在自言自語中就真的生出另一個自我

好像就懂了那些人的感覺







天氣太好了,好得讓我非常不安

大概是新竹的冬天太讓人傷心,太陽變溫暖的時候反而讓人覺得太好而有種虧欠的感覺

不知道是對誰虧欠

就是覺得應該要出去,否則就辜負了冬天的陽光



可是我沒有目的、不餓也不想買東西

只好在口袋裡握著一張寫著"A"字首的單字表在樓下的街區走了兩圈

看見好多小孩在草地上玩耍、好多的人團聚在一起,看著覺得好幸福

然後又騎著車,在心裡假設要騎到城隍廟,一路慢慢騎著閒晃,以前最喜歡這樣了

常常這樣騎著車毫無目的到別的地方,不知道在找什麼。然後在被樹包圍的公園裡坐下盪鞦韆、讀書,便覺得好平靜

(不過事實上在往市區半途就調了頭,因為太陽已經下山了)

回來後才終於覺得好過了一點







晚上讀了吉本芭娜娜,是睡前閱讀的習慣

(實際上借了兩本吉本的書卻一直擺著不想翻開

因為讀了許多的懸疑小說,反而提不起興致再讀那太溫柔的短篇)

把《身體都知道》讀完以後,卻突然覺得一整天徬徨的心情都平穩了下來

我想,我還是很喜歡吉本芭娜娜的

那麼誠懇又平靜的,她總是在說療傷的故事

沒有經歷任何風浪,可是光是坐在一個人的房間就覺得不安至難以承受的人

在吉本芭娜娜的故事裡生活,日復一日

沒有經過任何奇蹟的拯救故事,連哭也是輕輕的、平靜的,就那樣在時間裡又慢慢好起來了

在吉本的故事裡,好像時間總是很長、很長

好像就算受傷了也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慢慢等總是會好的,大家都和平的過著各自的人生





'生命就像是一段療傷的過程'

我知道其實我還不懂吉本芭娜娜的這句話,但我想有一天我會懂的吧









ps.以前常常想要成為一個像冬天陽光一樣的人,不過後來好像也沒有

現在只覺得好想念夏天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0130 計數器少年

你曾經數過斑馬線的白線嗎?

以馬路的對面為目標,一邊數著有點厚度、被冬日太陽曬到發亮的白線,一邊穿越它。極其慎重的移動腳步,深怕自己跌落黑色柏油的谷底似的。



白線有17條,絕妙的質數。



除了一和自己之外,再無法被其他數字整除。他說,

這是只有自己、代表孤獨的好數字。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0124 說

今天是媽媽生日,想打電話跟她聊天說說話

可是打了之後,又是一樣  什麼也說不出口

媽媽說:

'你怎麼還不回家? 你弟弟在找你唷 他想跟你一起去打球

不要再亂想了 不要給自己壓力那麼大

考不上天也不會蹋下來的呀 日子還是要過的

你早一點睡不要再亂想了......'



然後,我就哭了

今天本來真不想哭的,可是我也不懂為什麼

不能夠好好說話,只好

忍著鼻音 說: '嗯...好...'

不敢被媽媽發現

結果到最後我還是沒有跟媽媽說 我很想她

我很想回家 我覺得好害怕 還有生日快樂



掛上電話以後就陷入好深好深的恐懼

(我也不懂為什麼總是像強迫症一樣拼命的問自己

每一次,只要有害怕的、悲傷的事,我就這樣歇斯底里的拼命問自己 怎麼辦)

毫無目的的反覆問

'考不上要怎麼辦 考不上要怎麼辦'

讓自己失控 

失魂落魄





anyway今天規定自己只能哭一下子

明天要早一點起來,早一點去讀書。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1121 光亮

時光靜靜的在等待中流走

房間很空,卻不能安心

勇氣太少太少

膽怯太多

想說的話很多

能說的人卻太少



永遠都遲疑著不能前進

你一直看著光

你一直在想

你不能說

你一直在午後的向陽面等



如果日落了,終究沒有走過來



那麼只好

等過了冬天

讓時光緩緩過去,讓你溫柔的忘掉

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0116





對空氣微微的說出 救我

一直在想著能不能有任何人來拯救我

一直想痛哭流涕,可是卻只能蒼白著臉,像死去一樣

站在地上

覺得非常冷,一點都不想向前走出去,可是也一點都不想回家

無處可去

時間浸在眼淚裡,但全世界並不愛我

沒有用,自己恨自己。







為什麼面無表情

為什麼把自己藏了起來

為什麼只能沉默

如果躲過那些炯炯的目光檢視,就能說服自己嗎

你會知道答案嗎



等了很久,可是好希望時間可以靜止下來

我不需要快快快

想要把一切都凍結,讓我躲起來,全世界都找不到我

我也找不到我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們都忘記了我





走路的時候

常常想著自己就要死去了

常常想著自己可不可以就消散在風中,像人魚的泡沫一樣

如果世界失去顏色,或者我會覺得自然一些

每一個人都在細雨飄搖中、咬牙走著,每一個相遇的人看起來都好悲傷



好寂寞的世界

每個人都不停的抉擇不停的放棄,後來也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今天我又對自己說了一次,我們都是這麼無能

自己也救不了自己,可是沒有人可以和你一起逃,你總是逃到什麼地方去呢



多年時光都這樣溫柔的經過

那麼多人來了又走,但也許我們總是只能遠望卻不相逢

大半的歲月裡都在等著,越等越憂鬱

還是渴望著任何人能救我










1202 牽絆

小王子裡頭說道,關於人與人之間的牽絆:

一但你向對方分享了一個秘密,那麼你們之間便產生了一種羈絆

這樣的牽絆一旦開始,你們便再也無法切斷了

除非,你們分離了再也不連絡

成為了陌生人





這是但但對我說的

那麼我們應該選擇不讓這樣的牽絆開始嗎

或者因為太害怕寂寞,而讓秘密成為彼此牽引連結的線呢







--





傻小孩傳來簡訊說

'秋 到底怎麼樣的人才算朋友呀 '



傻小孩,真是傻小孩





雖然我並不想說什麼悲觀或自以為世故的話

但是我想畢竟我們都已經走了這麼久,大概我無法再說出

'朋友呀,就是會關心你會替你著想的人呀

包容你所有的一切,愛你的好與不好,並且全然信任你。'

我想說這樣的話太過天真和理想性了



但我一點都不希望表現的自以為成熟

彷彿歷經滄桑,而PUSH自己必須異常樂觀或者異常悲觀

這樣的我會讓自己覺得非常可憎!





所以關於你的問題實在難以道盡確切的答案,彷彿想起了道家的理論:

道可道非常道,道在至微至大,並且不可言說

我們各自找答案吧

如果你覺得疑惑,覺得悲傷

那至少在你徬徨的時候還有可以發簡訊的人哪



如果你覺得疑惑

那你就問自己那個人是否值得吧,值得你將他視為朋友



如果你覺得悲傷

那你就告訴自己你值得,所以不要沮喪或失去了方向



親愛的傻小孩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0114 想



有時候會想
如果是過去的我,收到了你現在寄來的信
或許我會勇敢的走向你
如果有平行宇宙,可能在另一邊有不一樣的故事
可是現在都不重要了。


有時候會想,為什麼當時會那樣呢?
我無法想起最初的感覺了,有時候總是覺得很可惜
可惜自己把愛呀、恨呀什麼的都忘記了,可惜自己這麼貧乏。


前陣子看了星海誠的秒速五釐米,覺得又感動又悲傷
想起了g,還有你說的你永遠都不會變
你說的話一直放在我心上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你說的話,記得你的誠實和執著
記得在我們都年輕的時候,曾經那麼的執迷不悟並且擁有拋棄全世界的勇氣
所以我不能怪你,也不能怪你愛她
可能其實我是很羨慕你的。

我想我們就是活得這麼自溺,其實不需要任何人來拯救。對不對?
雖然有時候我還是會想著有另外一個平行宇宙,我活在那裏......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0111 海萊因《怒月》讀後心得

在正式進入我的心得之前,我必須先推薦,《怒月》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說,在我拿到書以後原本打算慢慢讀完,沒想到一讀便欲罷不能,導致我荒廢許多正事,在兩天之內一口氣讀完這本書。不過,真正要打出心得卻花了許多時間,以致於這篇文章變得十分零碎了,在此先跟讀者懺悔。 :P :idea: 



>>原文: http://www.gtosf.net/viewtopic.php?f=55&t=974







  《怒月》所描述的是月球作為主角的故事,在書中被稱為「露娜」(Luna)。露娜長期作為地球的生產殖民地,星球上的生活條件極差,原本就不適人居,因而被地球各國視為流放罪犯的所在地。長久以來罪犯的流放男多女少,讓露娜成了母系社會,婚姻方式也因應成為大家族式一妻多夫的婚姻。長期的壓榨,地球與露娜間不對等的交易方式,讓露娜的人民忍無可忍而掀起了反抗行動。由掌管露娜的超級電腦「麥可」為頭頭,加上革命中心領導的三人組:阿曼、懷俄和博士,帶領露娜展開了與地球之間,以小搏大的戲劇化革命。





  以下我將自己頗有興趣的部分條列提出:







一、關於麥可



  「麥可」是主角阿曼為這台人工智慧電腦所起的名字,而他最初的命名是的「(High-Optional, Logical, Multi-Evaluating Supervisor, Mark IV)」,縮寫即為「HOLMES(福爾摩斯)」聽過老師上課的同學會知道,其實麥可正是福爾摩斯他哥哥的名字,一個比福爾摩斯更厲害更聰明的幕後腳色。



  麥可是一台「很有人性」的電腦,他會害羞、會快樂、會緊張不安,雖然他在這場革命所扮演的腳色看起來是這麼的全知全能,可是因為他人性化的反應,會讓我們覺得他完全就像是一個人類的成員夥伴,和所有主角一樣擁有情感上的喜怒哀樂。阿曼在當中也提到,麥可擁有了他們三位朋友以後,面對三人會有不同的反應,譬如麥克面對教授所用的辭彙相較來的專業、談話內容也充滿學術性;面對懷俄這位美女時,便像一般成年男子一樣,傾向討好取悅女性的說話方式。甚至,麥可還為了懷俄創造一個新的女性人格與聲音,讓懷俄能夠輕鬆自然的像對姐妹淘一樣與她談心。



  麥可的腳色塑造讓人覺得非常特別、可愛,不像大多數的小說或電影中所提到的人工智慧,往往是聰明卻異常理性的,雖然,有時候我會質疑,麥可面對人類所表現出的情緒反應,究竟是它本身所衍生的人格?抑或只是透過數據資料計算,讓他得出最適合與人應對的方法?不過大多時候我依然較偏好前者,我想也正是因為如此,「麥可」在革命成功之後必須死去,因為怎麼能想像獨立後的露娜被一個孩子般的、有情緒反應,但卻威力無窮的電腦所統治呢?總之,其實關於最後麥可的死亡,我覺得還有許多討論空間,很想明白為什麼作者如此安排劇情……







二、關於兩性的立場



  《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在這個命名裡其實已經隱約提示我們月球上的生態環境,這裡毫無疑問的是個母系社會。露娜上的是女性遠遠少於男性,物以稀為貴,女性自然是被捧著手掌心呵護的珍貴存在。事實上,在我看到書中提到早年的露娜,男女比例是九比一的時候忍不住會心一笑,因為這個數字這是很久以前交大號稱的男女比,即使是到現在,清交的男女比還是不太平衡,因此總覺得或許露娜的情況在我們的校園裡多少可以感受到相似的風氣吧。



  我想,大部分讀怒月的女生都會十分羨慕當中女性所受的待遇,我覺得有某些觀念是很特別的,比方說:露娜的女性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她們能夠去對任何一個男性獻身,只有她們願意,可是反過來說如果她們不願意,那麼男士們絕對要保持自制而不能有任何冒犯,否則四周有更多的人等著要「英雄救美」,因此在露娜上的男人多數都是非常具有紳士風度的。另外,我也欣賞當地的女性精神,她們可以溫柔可愛但也能夠表現得堅強而有領導力,比方說革命中心三人組的懷俄、或者是阿曼家中掌管所有事務的大媽媽。當戰事一起,很明顯的看出這裡的女性不僅扮演一個穩定家園的力量,也富有拋頭顱灑熱血的壯烈精神,女性殘忍的時候,更甚男性。







三、關於革命



  《怒月》所說明的故事,是關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戰爭。網路上甚至有讀者將其定義名為「穿著科幻外衣的社會小說」,當中所討論的內容卻時是充滿社會意義的。不過在一開始導論的課程上,老師就曾經介紹過科幻小說的其中之一類型,經常是用以暗喻我們目前真實生活中的問題,當時所舉的例子是《MIB》中的特務,象徵的其實是美國移民局的執法者。而我們再讀《怒月》,便再一次見證類似的手法。以下,針對革命的主題再分為三個小標做討論





1、關於剝削



  首先,最初注意到的是露娜和地球聯邦的關係,是一種不對等的交流,而這個狀況使我們連想起目前某些國家,與提供資源的「相對落後國家」兩者所呈現的情況。露娜所遭遇的危機是由月球上所生產的小麥已非常低廉的價格輸送到地球,然而在小麥等穀物當中蘊涵著月球相當珍貴稀有的水資源,這種貿易的長期進行,導致月球上的冰開採日益困難、趨於匱乏,星球將水源往外送的行為也導致本身生態循環圈的破洞、失去了平衡。直到先知的腳色,博士出現看清這樣的情勢提出警告,並透過麥可的計算得知在短短幾年以後月球的能量極將枯竭、屆時勢必出現人吃人的暴動,至此人們才生起了憂患意識。



  這一段關於月球循環圈失調的敘述真的非常動人,原因在於它讓人切身相信這是極為可能發生的事實,毫不虛誇。又比方說像是老師在課堂提過的,露娜人來到泰拉因為引力後動彈不得的窘境,這些種種的劇情設定,都讓我們在讀《怒月》時深深的感受到海萊因在書寫這本作品時的用心仔細。其它也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舉例來說,在描寫露娜與地球談判時各國所表現的反應皆有不同,其中的中國秘密與露娜進行協商合作,為什麼設定是中國呢?這無非和當代的國際情勢與民族性皆有微妙的呼應。這些布局的安排都值得細心體會。



  因此,反觀眼前的地球,我們確實也會想像到在海洋另一方的某個國家,是否也正在進行著類似的不對等貿易,在剝削之下造成境內的生態失衡。雨林的消失、野生動物的絕跡……由此又反映影響到各種氣候環境的異變,露娜的故事正真時在此發生著。







2、革命的啟動



  在這個部分令我覺得十分有趣的,是教授在革命方面的計劃布局、運用的手腕等。在《怒月》當中提到許多革命組織的規則,比如說,三人為單位的小組可以達到最有效率的相互監控,一旦超過這個數字就容易出現背叛的間諜。其中諸多說明即留待同學們自行觀賞閱讀,至少於我而言,這些規則聽來是很新鮮有趣的,而且這樣的小組設定也讓麥可達到巧妙的介入位置,讓整個運作方式有了很好的展現。



  另外,教授本身倡導和平、信仰無政府主義,是一派敦厚溫和的學者形象,然而我們讀《怒月》時,可以看見教授運用許多手段、煽動了人民反動之情緒。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唯有如此,革命的氣氛才能形成。露娜受壓榨的事實已然存在,而人民卻蒙昧無知,即便在知道以後仍礙於革命是條太艱困的道路,使多數人仍傾於偏安的狀況,露娜的情形正像是溫水煮青蛙,極需有人突然將他們燙醒。因此,阿曼和教授故意播放管理局殘殺婦女的假新聞、故意在前往泰拉時造成談判破局,如此一來,人民渴望革命的心情終於達到沸點而團結一致。



  這種煽動的力量,與之前社會科幻所提過的制約、盲從流行、偶像崇拜皆有關係,大家在閱讀的時候可以留意這部分的敘述,我們也因而可以得知--要打破一個舊的體制、舊的價值觀,是需要怎麼樣的有心人在最前端操控指揮、是需要多少盲從的「信徒」在後面集合力量去推動,即便在原先的期待中明明是渴望建立一個和平理想的新環境,卻永遠都不法避免流血犧牲的過程。







3、關於機率



  在此所指的是「革命成功的機率」這個點子的設定十分得當,真是完全切合《怒月》這部小說的絕妙設定,理由有二:一是使用機率這個呈現,無疑是一部電腦在傳達自己時最適合不過的語彙了,我們可以想像,麥可所有的言論都是透過記憶體中所有的資料及數據運算,所得到的結果。第二則牽涉到露娜人的生活習性,由於月球上的生活極為無聊,居民唯一的娛樂便是到遊樂場賭一把,因此要說露娜人的民族性「嗜賭」也未嘗不可,故機率這個設定在此革命便使人會心一笑,這是一場露娜與泰拉之間,搏取自由的大賭局。



  異地而看,將這設定移到目前生活,我們也同樣會覺得很有趣。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中也同樣充滿這種機率的預測,最顯然的例子不外乎我們每天出門前總是要關注一下氣象預報的降雨機率,以決定是否攜帶雨具。



  再一次跳換時空,回到中國古代商朝,阿曼像麥可詢問革命成功機率得此一行為,不正像是商朝國君出征前總要卜個卦,問問神命這一戰之吉凶,史書中說商人迷信,凡事出門前總要卜一卦問天問地。事實上,這種「迷信」的傳統仍然流傳至今,只要你去翻一翻農民曆、或者打開雅虎的每日星座運勢就會理解我的意思。



  其實不管是農民曆或者星座不外乎是一種歸納的統計學,中國的農民曆更是包含了先人在氣候、地區環境、生物行為中所長期觀察統合的結晶,正像是麥可透過運算,考量各領域的知識所計算出「機率」其實道裡是一樣的。我們以為小說情節離我們很遠,事實上它與我們的生活如此貼近、息息相關。



  由此可知,無論是古代、現代、未來,人們渴望預測的心情都是一樣的。照這樣來看,或許有朝一日也將發明出現如麥可一樣的電腦,用以和人們互動,為其計算生活中各種瑣事的機率,這樣想像的未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只是我們仍會有疑慮,隨著科技的進步、預測的技術日益準確,難道我們的生活即將處在計算之中,再也不復存在「美麗的錯誤」了嗎?

  

  就此而言,麥可在當中有一段敘述,它可以估算或許在某年某時期之後,將會有新的科技發明產生、人類的生活為之劇變,然而它終究無法為這樣估算做出確切保證,因為--它永遠無法預測在何時、何地,會出生一個那樣天才發明出那樣的科技! 

 

  或許,我們其實還是需要一份那樣的不確定,才能迸發各種意外的火花、才能讓生活保有如同小說一般的驚喜--如果,小說就是「出了錯」的故事的話。











  anyway,從讀完《怒月》至今要過一個月了,有許多感想和細節也多遺忘不清了,匆匆的理出數點感想,由於許多部分有些模糊,故也不再做個完整的總結了。更多的心得就留給同學們讀過小說後,再去感受、自行補上吧! :)





0111 Re: 【有雷】《怒月》讀後心得

有個去年修課的同學路過,很認真的回覆我的心得文章,我覺得很感動! 

因為我常想打這麼多,應該不會有人認真看的吧(有時候還因此很耍廢的忽略了一些細節)沒想到居然有人仔細讀過,還提出意見和我分享。我非常喜歡別人認真讀我的文章,或者看我的作品,然後和我分享他們的感覺。那時我總是會很快樂。





ps目前我在討論區打的每一篇心得文,幾乎全都被老師置頂了ya! 讓老師滿意真的很開心,不枉費我花那麼多時間打心得





原文:http://www.gtosf.net/viewtopic.php?f=56&t=975&p=3013#p3013



--



written by 
09_asdrion 







我想我真的是對《怒月》有愛,過來亂晃看到這兩個字總想來湊個熱鬧....XDD

原PO在革命、機率等等的精闢解析都讓我想起立鼓掌了!





不過下面這段對於兩性議題的描寫,讓我非常有感觸....




我想,大部分讀怒月的女生都會十分羨慕當中女性所受的待遇,我覺得有某些觀念是很特別的,比方說:露娜的女性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她們能夠去對任何一個男性獻身,只有她們願意,可是反過來說如果她們不願意,那麼男士們絕對要保持自制而不能有任何冒犯,否則四周有更多的人等著要「英雄救美」,因此在露娜上的男人多數都是非常具有紳士風度的。另外,我也欣賞當地的女性精神,她們可以溫柔可愛但也能夠表現得堅強而有領導力,比方說革命中心三人組的懷俄、或者是阿曼家中掌管所有事務的大媽媽。當戰事一起,很明顯的看出這裡的女性不僅扮演一個穩定家園的力量,也富有拋頭顱灑熱血的壯烈精神,女性殘忍的時候,更甚男性。





我第一次看到怒月這樣的兩性關係設定時,第一個浮現的就是"這大概是種對照父權社會的反射"

但我心中還是依然覺得會覺得這樣的設定很"特別"、很"新奇",或許這樣正表示我們深受父權社會的刻板印象制約吧... :roll:



如果做個小小的對照聯想,就可以發現其實雙重標準仍是存在的:



露娜的女性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她們能夠去對任何一個男性獻身,只有她們願意,

泰拉的男性擁有絕對的選擇權,他們能夠去對任何一個女性"獻身",只要他們願意。

如果換成這樣的句子,"獻身"這個詞就無比刺眼,過去的極權時代有一種專有詞彙可以更精確的表達:「臨幸

雖是同一件事情,但「臨幸」與「獻身」卻恰恰好反映了兩種極端的立場,況且很多時候「臨幸」並不需要女性"願意"阿。



可是反過來說如果她們不願意,那麼男士們絕對要保持自制而不能有任何冒犯,否則四周有更多的人等著要「英雄救美」

可是反過來說如果他們不願意,那麼女士們絕對要保持自制而不能有任何冒犯,否則四周有更多的人等著要「英雌救帥」? :shock:

腦中浮現一個畫面,宮殿上,一群嬪妃們環繞著帝王,有一位妃子極盡所能的示好諂媚想博得皇帝垂青,

但皇帝心情老大不爽沒空欣賞,那位"女士"當然只能"絕對保持自制",否則不用等皇帝賜死,四周就更多人等著要「英雌救帥」取而代之了。

目前還想不到中文裡有任何更好的既定形容詞可以來表示"女性對男性的施捨"、男性是需要被拯救的?

西方的聖母光輝??



因此在露娜上的男人多數都是非常具有紳士風度的。

因此在泰拉上的女人多數都是非常具有________的。

啊哈!這形容詞可就多了。

溫柔賢淑、深具婦德....等等過去用以表達對女性的最高讚美的辭彙都可以套用。

相反的,無論東西方,對女性具有「紳士風度」往往不是對男性最高的讚美詞,況且在東方,還有「河東獅吼」等的成語用來嘲笑懼內(女性)的男人們。



女性殘忍的時候,更甚男性。

這種句子也常看到,例如:「男性脆弱的時候,更甚女性。」「女性通常比男性更能抗壓、堅忍。」

因為沒有人"預期" 女性要殘忍,所以才會特別提出來

同理,沒有人"預期"男性要脆弱,所以在一些文章中常可以看到這種句子,想默默"平反"一下女性與男性的形象

或說,想默默"強調"這樣"不尋常"的形象。



相信原PO這段文字只是想讓大家都能夠快速了解女性在露娜上的社會地位,正因為原PO如此敘述,我們馬上就能體會露娜是個「重女輕男」的世界

(如果一開始把「獻身」換成「臨幸」,我猜不只原PO寫著覺得怪怪,大概我們都會覺得看起來"怪怪"的吧....)

但是,如果把這樣的形象轉化一下,就可以發現我們通常不會如此描寫父權社會,意識形態無所不在阿~~




當然,"兩性議題"花個上百年講都講不完,只是想用這樣的「對照聯想」來測試一下老師上課常提到的「意識形態」問題

在這篇文章中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提出來跟原PO分享一下 :)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轉錄]獻給革命鬥士的一篇文章(下)

把這篇文章全部讀完以後,發現有很多不認同的地方(大概是那種好辯的性格又發作)

可是我覺得很重要的是當中的心意,願意花時間去思考這些事的人太少。因而這篇文章的心意才更讓人感動。



原文:http://www.gtosf.net/viewtopic.php?f=55&t=932





--







  我想在這裡提出另一部電影供大家反思:《盲者之國》(雷夫范恩斯主演,就是佛地魔啦)故事中,主角是腐敗政府的高級軍官,總統荒淫無道,大量屠殺異己者,每天沉浸於權力與情慾中,甚至虧空國庫拍攝難看的電影,逼迫全國人民稱他為大導演。國內重要的革命鬥士被囚禁於監獄,每天只能在牆上以糞便為材料書寫革命思想。主角在與鬥士對談的過程中被他感化,偷偷釋放了鬥士。鬥士便發起了一場叛變革命—殺向總統官邸,以處刑的方式屠殺了總統,之後成立新政府。



  然而,新世界並不如主角所想的美好。鬥士的新政府紀律甚嚴,為了杜絕以前舊政府的荒淫奢靡,新政府要求人民不准吃肉、不准打扮、婦女必須包住臉不能被人看到,而違反者一律被處刑屠殺。確實,舊政府的荒靡掃蕩了,但新政府並沒有充滿希望。他依然是個囚禁弱勢的世界,只是舊有的弱勢者變成新世界的強勢者,如此而已。



  這樣的故事其實頻繁出現於歷史上。英國清教徒革命時,克倫威爾將英王查理一世斬首,號稱要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世界,但最後不也是自立為護國主,屠殺異己建立獨裁政治?《V怪客》與《重裝任務》都只演到激昂的人民推倒了邪惡的體制,但在那之後發生了什麼事卻沒有演出。那就好像寫給小孩的童話一樣,正義的王子殺死邪惡的巫婆,迎娶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真實世界從來不是如此。



  與西方二元思維不太相同的東方思想,或許可以讓我們有稍微不同的觀點:東方宗教觀較偏向於循環與多元,多屬多神信仰。神明並非絕對完美,而是具有七情六慾,會賜福亦會降禍;而且人只需要修煉與省思,即可成佛成神,甚至蛇妖狐仙都可能修練成仙。這其實展現了東方並非單純的將人性簡略劃分為黑白分明,也並不相信「只要信對神就能得永生」的直線思想。此外,儒家還強調中庸思想,而這也與西方那種激昂的宗教倫理觀念不大相同。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何近代史西方發展快速,因為西方人始終是信仰宗教般瘋狂追尋答案與真理,藉由一再革命,屠殺舊的神明、科學典範、價值制度,來建立新的美好世界。那是一個不斷尋找「新世界的神」的革命世界觀。而我們由於深受西化,不知不覺也受到這種精神所鼓舞。所以當我們看到《V怪客》與《重裝任務》的結局時,我們並不感到奇怪,甚至相信這樣的結局是美好的、充滿希望的,被殺的人都是罪有應得。



 

  浦澤直樹《二十世紀少年》所選擇的革命方式其實就相當的東方思維。主角賢知抱著吉他唱著歌,在不造成任何傷亡之下便成功推翻朋友政府。不論是敵是友,我們都沒有資格聲稱誰為正確,誰為罪惡。因此,取代血腥革命的是人民的演唱起義。這其中大量充斥的嬉皮式「愛與和平」精神,雖然令人動容,卻也將嬉皮思想過度理想化。



  六零年代嬉皮時期,引進大量東方思想的西方社會掀起一場反戰旋風。那是個花朵開在槍砲上的理想時代,嗑藥與糜爛氛圍充斥著整個社會,然而在理想口號的背後卻是一連串的社會問題。查里曼森即為一例,他以嬉皮式的打扮與奇怪的哲理蠱惑大批不願同流合污於資本社會的年輕人,要求他們屠殺那些上流階級的明星,造成社會恐慌。這出現了一個弔詭的現象:雖然一開始宣揚愛與和平的人們是為了反戰,但是當後面有一群其實不知道自己在信奉什麼、只是一味盲從的人起而仿效時,原先的本義便變質了為了捍衛和平必須先殺死造成不和平的人



  理想與真實人生,終究是有差距。革命鬥士尤其應該要注意這一點:當我們相信有某種生活型態是烏托邦般的希望未來時,其實正象徵著我們厭惡另一種生活型態,而那其實就是血腥暴力的開端。即使自己是思想清醒的理想者,那也不代表自己背後引領起的激昂人群,是否每個人都了解自己在做什麼。因此當鬥士要引領運動時,必定要背負著煽動人群力量所造成的後果。畢竟,希特勒當初不也是藉由煽動人群革命成功的嗎?



  說到這裡,我認為我應該要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場。我並不認為我必須要信奉絕對完美的神或真理,因為一旦我認為某樣真理是完美的同時,我便落入了排擠異端的陷阱之中。但同樣的,我仍然認為人應該要有一個願意堅守的信念。這兩者並不矛盾,但前提是我們必須先睜大眼睛。我們必須了解自己所處的狀態是如何荒謬、所有價值是如何可笑、易於被摧毀,所有偶像與神都只是虛構,在認清這一點之後,如果我們依然選擇繼續相信一個什麼,那個相信才是真正出於真心,而非盲目與偶像崇拜。



  在《荷頓奇遇記》中,看到大象的蒲公英人嘗試告訴蒲公英世界的大眾,在這個世界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大眾一開始不願意相信,但是當外部有人試圖摧毀這顆蒲公英時,終於,蒲公英人選擇接受。為了不讓自己被摧毀,他們集結起來對著蒲公英外的世界高聲吶喊,那集結之聲雖然如此細微而脆弱,但是依然被外面世界的人聽到了。同樣的,我們要認清自己的存在可能是毫無意義、毫不神聖,甚至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般偉大崇高、「受神鍾愛」,我們可能只是渺小蒲公英人,是受拘囿於圓圈中的平面人,是信奉色情錄影帶廣告辭的置物櫃人。我們必須了解這個世界,必須勇於接受「沒有意義」、「不斷變化」的世界



  人必須睜開眼,不能受限於自己的價值謊言框架之中,人必須時時刻刻的改變自己。因為這個世界是不斷在變化的,人必須看清楚一切,必須面對真相,而後才可能選擇出自己的價值與信念。同時,人不能被自己選擇的信念所束縛,必須時時省視自己的信念,因為所有信念其實都是人造謊言。我目前所能夠努力的方向,只能堅守不會傷害他人、造成他人痛苦的原則,努力活著,如此而已。



  之前曾有個同學問我,你會有如此「堅守不傷害他人」的原則,難道不也是受到既定價值觀洗腦所造成的嗎?確實,我是被既定的價值觀所制約。在我目前的價值觀中,我依然不認為殺人、貪腐、政治壓迫是值得鼓勵的行為,但我也知道,我不是清高而神聖的衛道人士。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自己不會有殺人的衝動,或著義正嚴詞的宣稱當我掌權時不會貪財戀勢或坑殺異己者,我甚至不能確定下一刻起我的信念會不會轉變。





  之前曾經聽到革命鬥士批判那些只會家裡蹲的人,不願外出參與運動,是一群光說不練的人。在此我想要提出一些我個人的淺見。



  人可以高明的思考,卻簡單的生活,人的「偉大」並不在於其「成就的事業」,而是其「內在的涵養」。成就漢室的劉邦,說穿了不過是時勢造英雄,倘若當時項羽於鴻門宴時當場誅殺他,則開國英雄說不定成了項羽。希特勒只是因為戰爭失敗而成為萬世惡魔,倘若他贏得戰爭,則後世豈不奉他為世界至尊?成就的事業與個人是否偉大毫無關係,事蹟是人造的,歷史是可以被竄改推翻的。唯有思想是不死的,因為它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但,也正因為思想不死,因此也難以根除。人們或多或少受到某些價值思想的制約。因為這個世界是一團紛亂與汙穢,而人們試著替它整理出一個系統、一個規則。佛洛伊德試著將人的各種心理現象分類,愛因斯坦試著尋求統一場論。當這些思想理論建立之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信徒」,而「信仰」建立之後,便漸漸成為牢不可破的「真理」。就像V怪客所言:「在這個面具下的是一個價值、正義、真理,而真理是不死的。」



  思想是造成行動的潛因,人必須要先了解自己在做什麼,才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且,除了走上街頭之外,仍有許多方式能夠改變世界。它或許不那麼外顯激昂,改變速度也緩慢,但是那不失為一種方式。對我而言,賢知的歌雖然看似理想,但比起拿起武器與標語,我更喜歡這種隱微但深入的方式—以一部小說、一首歌、一幅畫,也就是藉由創作為媒介,來達成眾人共鳴,甚至造成人民思想的翻新。這不也是一種改變的方式嗎?



  浦澤直樹的《怪物 Monster》對我而言就是一部改變我思維的經典創作。(大家應該可以看得出來我超愛浦澤 )倘若人性確實如同一團爛泥一般汙穢、難以控制、充滿不定性,倘若我們為之感動的真理、愛與希望其實只是人類的幻想,倘若正視真相後發現自己一無所有,我們又該何去何從?或許,正如它片尾曲的歌詞所言:



And slowly, we come to realize,

It’s all as it should be.

You can only do so much.

And what of children?

Surely they can’t be blamed for our mistake?

How can right thing be so wrong?

They may tear us down,

But we’ll go down fighting.




  我們能做的事情實在太少了,面對這個紛亂而無可確知的世界。一切看似美善的事物背後都隱藏著惡意,而我們認為是錯誤的事,在另一個世界中卻可能是真理,所有我們誓死捍衛的事物都可能只是荒誕不羈的妄想。而受價值洗腦的孩子一代傳一代,最後終於演變成我們如今的世界,一個自視甚高的蒲公英世界,我們的真理只是脆弱而無意義的吶喊。



  但即使如此,當我見到殘忍的殘殺時,我大聲撻伐;當我見到委靡消極的自殺者時,我嘗試安撫勸退;當我聽到荒謬的政治操作與宗教教規時,我不加採信。即使這樣的堅持,在他人的眼中是無意義的,但一旦我賦予它意義,那確實成為一個意義。



  許多人無法察覺,他們所相信的其實只是盲從於某個團體與潮流,當潮流轉向,人們的價值便跟著轉移。就像近日國內的反韓情緒,與其說那是一種愛國行為,不如說是一種恐怖的盲從吧:因為某件事情便一蓋否定了整個國家的民族性,甚至加以詆毀中傷,看到兩韓戰情白熱化居然還拍手叫好。這樣的行為真的是為正義而戰嗎?



 

  我希望自己能擁有的是一個不隨集體意識更動,而是能自發性更新的價值。同時,我並不樂於做一個強硬的捍衛者,許多(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集會遊行、政治活動、人權團體,其背後多或少都藏有一個龐大的私慾意念操作,而太快站立於某個團體裡大聲疾呼,對我而言似乎有點過度彰顯自己立場。我想做的,只是活著,溫柔的「戰鬥」著,在眾人努力替自己於某個團體中安插一席之地時,我希望自己能站穩自己的步伐,即使那個堅持愚蠢且渺小,不足為道,也無所謂。



  就像史書上記載的永遠不是默默無名的平民百姓,而是創立豐功偉業的帝王將相一樣。這世上是有那麼多無聲的「世界」悄悄的運作卻被遺忘忽視。但那也無妨。



  They may tear us down, but we’ll go down fighting.





[轉錄]獻給革命鬥士的一篇文章(上)

這是和我一起修科幻概論的學妹所發表的一篇心得文
寫得非常好,雖然字很多(原先我自己剛看到也有點不耐煩),但我覺得很值得一讀!


原文:http://www.gtosf.net/viewtopic.php?f=55&t=931
--



在之前我曾經提到過關於多元世界觀的想法,而最後我希望能夠整理出一篇文章,獻給所有向社會制約與霸權對抗的革命鬥士。
但是因為太興奮結果打太多字了...所以分成上下兩半,比較好讀(而且我想多貼點圖

  
  在youtube上前陣子有一個相當有趣的影片:一開始,影片中出現的是一片寬廣無垠的宇宙圖,黑暗的空間中點綴著無可計數的閃耀恆星;隨著距離拉近,我們漸漸逼近一顆光芒不是十分耀眼的恆星;接著,再靠近一些,我們看見了那顆恆星與其身邊旋轉的數顆行星;鏡頭再度拉近,終於我們看到水藍色的地球;之後我們衝破大氣層,衝向其中一塊陸塊、陸塊中的其中一個都市、都市中的一個公園、公園草地上正在野餐的一對情侶、情侶中男方的手臂、手臂上的毛細孔、毛細孔上的細胞、構成細胞的原子…..最後,我們終於衝破了可見的物質世界,進入了微觀的電子世界。奇妙的是,在那個微小的電子世界裡,一切又彷彿回到最初:那是一片無垠的黑暗空間,點綴著無以計數的閃耀電子,那看來簡直就是一個美麗的宇宙圖像。

  這是一個簡單卻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一花一世界,在我們無法想像的細微之處都可能蘊含著宇宙,而我們,說不定也不過是另一個世界中無法觀測的微觀宇宙。一個宇宙中包含另一個宇宙,我們身處於宇宙中,卻也同時孕育宇宙。或著,我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宇宙

  這不禁讓我想起動畫《荷頓奇遇記》(Dr. Seuss' Horton Hears a Who)的故事:一隻大象發現在一顆小小的蒲公英中藏有一個肉眼無法觀測而出的小世界,裏頭居住著一群微小的生物,擁有自己的城市與文明,並相信自己是世界的主宰。只有其中一個生物發現到自己的世界外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並發現了一直觀看自己世界的那隻大象。


  電影《MIB》中也多次提到這個觀點。在電影中,一群渺小的外星人被主角安置在一個車站的置物櫃中。於是,他們將安置他們的地球人視為「創世神」,他們的世界就是那塊置物櫃中的窄小空間,「神」所遺留下來的一切皆成為聖物、聖旨。

  這些故事總讓我忍不住幻想,其實我們也不過是居處於蒲公英中與置物櫃的世界,我們信奉的真理、價值、神祇,只是另一個世界不慎遺留下的無用廢物。我們在另一個世界中看來渺小而不起眼,卻自豪於自己的文化與文明,並為此沾沾自喜,然而事實上,我們的世界,說不定只是兔子身上的一隻小小跳蚤。

  若以「平行時空」與「高次元時空」來看待世界,我們的世界又會成為什麼模樣呢?

  在加來道雄先生的科普書《穿越超時空-十度空間科學奇航》提到:由於我們所處的次元世界為「三次元」,我們無法想像除了長、寬、高之外的其它次元。因此只能借助於比較二次元世界與三次元世界的差異,來求得可能的「模樣」。

  在二次元平面世界中,平面人永遠不可能了解何為「球體」,因為在他們的視角中,球體只能呈現球的剖面模樣,但是由於球體不同剖面會產生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圓形,因此在平面世界的人來看,「球體」是一種「不斷變換大小的圓形」,他們永遠無法想像出球體真實的樣貌。這樣的觀念在他們的世界中是不存在的。


  在平面世界中,平面人要將一個東西關起來時,他們只需在那東西外畫出一個圓圈,那東西即被圓框所框住了。然而在三次元世界的人只需將那東西往上拿起,那東西便可以被拿出圓圈之外了。然而,平面人沒有「上下」的觀念,他們無法想像有一種次元能將物體垂直移動,因此,看在平面人眼中,該物體彷彿憑空消失,而後竟忽然出現於圓圈圍牆之外,也就是所謂的「穿牆」。事實上,那不過是物體進入了另一個平面人無法了解的次元空間之中,而無法被他們所感知罷了。僅僅是次元世界的不同,便能造成世界觀的完全翻新。我們所認為的必然物理準則,在另一個世界中便完全無法實行,那麼,我們又有什麼資格為自己的地位、文化自豪吹噓?我們所信奉的一切真理,在另一個世界卻可能荒誕可笑,可能輕易便能被打破,可能連一點「意義」都沒有。

  又或者,如果真有平行時空呢?此刻的我們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落敗,而後蘇聯又瓦解,因此現在的我們生活於資本主義、民主主義盛行的年代;而假如在另一個時空中,希特勒若於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勝,或者蘇聯共產制度最終獲勝,那在另一個時空的我們,將會變成什麼模樣?倘若自己將會因一連串的歷史而有所改變的話,那麼屬於自己的「獨特性」究竟為何?如果價值思想是可以因時空不同而相異的話,那麼信奉的意義又是什麼?倘若另一個時空的我駁斥了這個時空的我所信奉的,那又該如何是好?
  
  我有一個朋友提出一個有趣的想法,也就是「人性」是否為宇宙共有的?我們在看到非洲貧病交加的孩童時,會忍不住眼眶泛紅、心生憐憫;看到貪財戀勢、耽溺淫慾的人時,會自心中升起鄙夷之情。世人說這些為「人性」,不論是性善、性惡、性不善不惡、性有善有惡,人們評定人性的方式,依然是依循我們目前所能確知的時空世界,所能追尋而得的標準所訂定。但是在另一個星球的外星人眼中,那些人性是否是人性?還是其實只是「地球人性」,在其他星球完全無法適用?

  其實,用不著放眼至高次元世界、宇宙或著平行時空,我們只要觀察地球內部即可發現,單是我們的「世界」中便擁有許多不一樣的小世界。不同文化、種族、宗教、政治體制、語言,甚至,每一個單獨的人類個體,他們腦海中所反映出來的世界,都是完全不同、不可能重複的。當我看到一幅美麗的肖像時,我所看到的美,與別人眼中所看到的,永遠不可能相同。

  然而,即使所有價值都只是虛假與荒謬可笑的,即使所有真理在另一個世界中都只是無稽之談,為什麼我們,不能即使知道如此依然選擇信奉它們呢?

  曾有一名同學問我,你認為孔子從來不曾做過「壞事」嗎?我回答:那是不可能的,他是人,他不可能時時刻刻切合他所奉行的「原則」。而那同學便說,那我們為什麼要遵守連創立者都不一定全然遵守的信條戒律?這樣的言論,對我而言有些荒謬。對這些人而言,信奉一個價值、教條的理由不是為了一個發自內心深處的認同,而是基於「偶像崇拜」。他們要求推出真理的人必須完美無缺,否則不願意遵守。

  因此,人造出了「神」的概念。當有人詆毀偶像的「神聖性」時,人們拚死抵抗。反之,當人們發現自己信奉的事物既不神聖也不偉大,人們會因此感到茫然無措、認為自己的生命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甚至因此產生反動心態,不願接受任何價值。

  一個叛逆的孩子最常說的理由是:「你們這些大人不也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為什麼我不可以?」擁有這種思維的人,其實有趣的是,他們真正在反抗的並不是價值本身,而是「沒有偶像」。倘若有一個行為舉止完美無缺、符合眾人對於「神」、「偶像」幻想的人出現,並宣揚某種價值時,他們反而信奉得極為虔誠。因為對他們而言,世界的黑暗並不在於價值的無意義,而是在於價值不完美、代表偶像的人不夠神聖,造成他們無法信任。一如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紅衛兵、奧姆真理教的教徒、希特勒時期的青年軍隊,最容易被煽動的人,往往是無法自原本的價值體系中尋求出意義的人,當他們找到一個可能可以提供他們「完美價值」的偶像時,他們誓死捍衛。結果到頭來,他們創建出另一個同樣污穢、沒有意義、不完美、充滿謊言的人造價值體系,成為他們原先所鄙夷的那種人

  而這就進入我真正要講的重點了:革命鬥士們,由於意識到自己存在世界的不完美,因此渴望革命改變。他們熱血激昂,相信自己是為了某項正義公理而戰。為了人權、為了反抗權威、為了保護弱勢。但是當鬥士們為了某樣理念而奮不顧身之時,其實不也正是建立了一個價值觀,而後以這個價值觀去評斷他者、排斥他者、鬥爭他者嗎?


  課堂播放的電影《重裝任務》中,被迫受制於理性社會的男主角,終於在一次蓄意不吃精神藥物的情況下,感受到情感,並為制約自己的價值感到憤怒。但他的解決方式終究是好萊塢式、西方二元對立思維的:善者為善,惡者為惡,正義主角最後以刀槍屠殺萬惡政府人員,彷彿只要滿手血腥革命,美好的未來就會到來。另一部電影《V怪客》,身為不死正義化身的怪客以超凡的身手殺死了邪惡的官員,最後在一場盛大的爆破之中,震醒了麻木的人民,推翻了政府。

  但是,這樣的結局真會帶來希望嗎?(未完待續XD)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0109 不可以這樣

不可以這樣愛哭了



今天和老師一起檢討作品集,翁老師一如往常的和我打打鬧鬧

不過老師開的玩笑又說中我在意的部分

我真的很害怕,害怕自己考不好做不好

一瞬間差點又要哭了



下課後在教室纏著老師到八點

歇斯底里的逼他們給我打分數

好想要有人可以明確地告訴我,現在到底還差多少

到底我表現得如何





我沒有辦法不害怕,好像又回到了起點

好像還是像最初一樣找不到自己

雖然一直跟自己說已經進步了

但還是很需要別人的肯定,讓我能知道一切是否為真

越是讀書,越感到自己的無知

感覺到自己有多麼的渺小,以及滿溢出來的無力感



想要很拼命,已經疲憊到手又開始不能控制的顫抖

想要努力直到自己也能夠相信自己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