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0111 Re: 【有雷】《怒月》讀後心得

有個去年修課的同學路過,很認真的回覆我的心得文章,我覺得很感動! 

因為我常想打這麼多,應該不會有人認真看的吧(有時候還因此很耍廢的忽略了一些細節)沒想到居然有人仔細讀過,還提出意見和我分享。我非常喜歡別人認真讀我的文章,或者看我的作品,然後和我分享他們的感覺。那時我總是會很快樂。





ps目前我在討論區打的每一篇心得文,幾乎全都被老師置頂了ya! 讓老師滿意真的很開心,不枉費我花那麼多時間打心得





原文:http://www.gtosf.net/viewtopic.php?f=56&t=975&p=3013#p3013



--



written by 
09_asdrion 







我想我真的是對《怒月》有愛,過來亂晃看到這兩個字總想來湊個熱鬧....XDD

原PO在革命、機率等等的精闢解析都讓我想起立鼓掌了!





不過下面這段對於兩性議題的描寫,讓我非常有感觸....




我想,大部分讀怒月的女生都會十分羨慕當中女性所受的待遇,我覺得有某些觀念是很特別的,比方說:露娜的女性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她們能夠去對任何一個男性獻身,只有她們願意,可是反過來說如果她們不願意,那麼男士們絕對要保持自制而不能有任何冒犯,否則四周有更多的人等著要「英雄救美」,因此在露娜上的男人多數都是非常具有紳士風度的。另外,我也欣賞當地的女性精神,她們可以溫柔可愛但也能夠表現得堅強而有領導力,比方說革命中心三人組的懷俄、或者是阿曼家中掌管所有事務的大媽媽。當戰事一起,很明顯的看出這裡的女性不僅扮演一個穩定家園的力量,也富有拋頭顱灑熱血的壯烈精神,女性殘忍的時候,更甚男性。





我第一次看到怒月這樣的兩性關係設定時,第一個浮現的就是"這大概是種對照父權社會的反射"

但我心中還是依然覺得會覺得這樣的設定很"特別"、很"新奇",或許這樣正表示我們深受父權社會的刻板印象制約吧... :roll:



如果做個小小的對照聯想,就可以發現其實雙重標準仍是存在的:



露娜的女性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她們能夠去對任何一個男性獻身,只有她們願意,

泰拉的男性擁有絕對的選擇權,他們能夠去對任何一個女性"獻身",只要他們願意。

如果換成這樣的句子,"獻身"這個詞就無比刺眼,過去的極權時代有一種專有詞彙可以更精確的表達:「臨幸

雖是同一件事情,但「臨幸」與「獻身」卻恰恰好反映了兩種極端的立場,況且很多時候「臨幸」並不需要女性"願意"阿。



可是反過來說如果她們不願意,那麼男士們絕對要保持自制而不能有任何冒犯,否則四周有更多的人等著要「英雄救美」

可是反過來說如果他們不願意,那麼女士們絕對要保持自制而不能有任何冒犯,否則四周有更多的人等著要「英雌救帥」? :shock:

腦中浮現一個畫面,宮殿上,一群嬪妃們環繞著帝王,有一位妃子極盡所能的示好諂媚想博得皇帝垂青,

但皇帝心情老大不爽沒空欣賞,那位"女士"當然只能"絕對保持自制",否則不用等皇帝賜死,四周就更多人等著要「英雌救帥」取而代之了。

目前還想不到中文裡有任何更好的既定形容詞可以來表示"女性對男性的施捨"、男性是需要被拯救的?

西方的聖母光輝??



因此在露娜上的男人多數都是非常具有紳士風度的。

因此在泰拉上的女人多數都是非常具有________的。

啊哈!這形容詞可就多了。

溫柔賢淑、深具婦德....等等過去用以表達對女性的最高讚美的辭彙都可以套用。

相反的,無論東西方,對女性具有「紳士風度」往往不是對男性最高的讚美詞,況且在東方,還有「河東獅吼」等的成語用來嘲笑懼內(女性)的男人們。



女性殘忍的時候,更甚男性。

這種句子也常看到,例如:「男性脆弱的時候,更甚女性。」「女性通常比男性更能抗壓、堅忍。」

因為沒有人"預期" 女性要殘忍,所以才會特別提出來

同理,沒有人"預期"男性要脆弱,所以在一些文章中常可以看到這種句子,想默默"平反"一下女性與男性的形象

或說,想默默"強調"這樣"不尋常"的形象。



相信原PO這段文字只是想讓大家都能夠快速了解女性在露娜上的社會地位,正因為原PO如此敘述,我們馬上就能體會露娜是個「重女輕男」的世界

(如果一開始把「獻身」換成「臨幸」,我猜不只原PO寫著覺得怪怪,大概我們都會覺得看起來"怪怪"的吧....)

但是,如果把這樣的形象轉化一下,就可以發現我們通常不會如此描寫父權社會,意識形態無所不在阿~~




當然,"兩性議題"花個上百年講都講不完,只是想用這樣的「對照聯想」來測試一下老師上課常提到的「意識形態」問題

在這篇文章中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提出來跟原PO分享一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