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長大以後的我,現在的你是否已經在為自己的夢想打拼?是否已經成為一流的演奏家?這些都是我的猜測而已……
當你看這封信的時候,想必已經是大人了吧?真好,我一直嚮往當一個大人。妳可以告訴我,當一個大人的感覺是什麽嗎?好玩嗎?快樂嗎?幸福嗎?
如果當一個大人,真那麼有趣的話,我還真想快點長大呢。因為大人可以決定自己想做的事,十二歲的我還不知道自己未來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麽,我每天只是拼命的練琴,就是希望未來能夠成為一個鋼琴家。這個夢想會實現嗎?
*
我好喜歡那段口白
可是,我完全沒有勇氣寫信給未來的自己
給長大以後的我,現在的你是否已經在為自己的夢想打拼?是否已經成為一流的演奏家?這些都是我的猜測而已……
當你看這封信的時候,想必已經是大人了吧?真好,我一直嚮往當一個大人。妳可以告訴我,當一個大人的感覺是什麽嗎?好玩嗎?快樂嗎?幸福嗎?
如果當一個大人,真那麼有趣的話,我還真想快點長大呢。因為大人可以決定自己想做的事,十二歲的我還不知道自己未來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麽,我每天只是拼命的練琴,就是希望未來能夠成為一個鋼琴家。這個夢想會實現嗎?
*
我好喜歡那段口白
可是,我完全沒有勇氣寫信給未來的自己
2010年5月30 晚上8點左右,總綵排
張伯華和他的夥伴們來協助拍攝紀錄,大飛哥也經過打了一下招呼
讓我想起了大一時的公演,那時開開心心的向學長學姊們宣傳
說我要穿著伴娘的小禮服當招待唷,要大家一起來看公演
然後大飛啾啾小i(還有誰呢?已經記不太清楚了)都來了呢,我開心的像個小孩
好像又回到了那個時候呢
一整個禮拜以來,都在對自己說再撐一個禮拜就好,再過一個禮拜就海闊天空
明天,就正式進入演出前夕了
活動的開始,也是一切的即將結束
常常當著疲憊和怨怒回家,世界都是暗的,可是睡了一覺醒來
然後走到水展面對大家,一起吃飯說說笑笑,被學姊惡整取笑打打鬧鬧
就覺得一切又是那麼美好,簡直像回到第一次中文營一樣
就算有辛苦,就算有時候會在背後抱怨生氣、有時後彼此批評、有時候卻又突然覺得一切值得
你知道的,總是那個樣子
今天晚上彩排,感覺狀況好了很多
看著最後一幕政國跪在地上泫然欲泣的說話,那一瞬間的感動
有時候我會覺得,感動我的並不是劇情本身,而是那個演員如此努力的模樣
然後燈亮的時刻,他依然收不回情緒,蹣跚走回幕後
那種付出了所有感情把自己都給交了出去,我知道,那需要費多大的努力
*
非常非常喜歡喜碧在節目冊上的感言(可是現在好像不能透漏呢,等大家來的時候
拿到節目本,再好好的讀一讀吧)
有時候,明明自己已經預知了結局
又或許以為自己明明已經看透了所有一切
即使如此,卻還是不得不讓自己'活'在那之中
在戲裡如此,現實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離開也好
保持距離也好
就算一開始有一些難受,可是我很清楚隨著時間日長
我們都會慢慢習慣的
有時候我會問到底那些是不是真的重要,我對那而言又重要嗎
在生活裡摸索,讓自己反反覆覆、進進退退
當然,有的時候因為自己的矛盾而傷害別人
可是我們總是像這樣在這總試探中找自己的價值,就像Y說的
'如果我們對彼此而言真的重要的話,總是會有什麼發生的,總是會有什麼是不同的......'
親愛的,我已經完完全全、全全然然地明白了你當初說的話
避免去過份的珍惜一個人
我真的全部懂了,你還記得以前自己說過的話嗎?
可是我過的很好,並且慢慢長大了,不要擔心
回家的時候,玫瑰花已經枯了
每個禮拜我買來新鮮的玫瑰插在房中
她們逐漸開得飽滿,然後又快速的老去、死掉
日日夜夜、分分秒秒
可是我永遠都不願去換來一束假花
讓他們虛偽地留在我的房間
*
昨天要回簡訊給你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然後手機突然當機
想幫你拿票可是,一瞬間票就被拿光了,連要預留都來不及(雖然也覺得有點得意)
你不能來真可惜,那就祝福我吧
又讓你在另一邊逍逍遙遙的搞師生戀,太不夠意思了喔
記得要讓我FOLLOW衝擊又愉悅的後續!!!!!!
晚安
我們不應該再通信了
這是個虛偽的過程
我們真的關心彼此嗎
我們真的在乎彼此嗎
不斷的通信讓我們兩個好像互相熟悉
但我常常連你長得什麼樣子都想不起來
其實我們兩個並不熟
為什麼我們可以通信這麼久
原因很簡單
我們都很寂寞
你的寂寞來自你過的生活根本不是你自己
你在過別人期望你應該成為的樣子
在走廊上奔跑無拘無束的你
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我幫你聯系了一條脆弱的線
在真實的你和現在的你之間
你和我的對話
有如你和你自己的對話
這是你的孤單
而我的孤單則是我以為我自己很真
身上像是長了千萬根刺
誰靠近一不小心就會被刺到
誰還敢靠近
只有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你不怕刺
如果我們要長大
就別再通信了吧
引自單承矩《收信快樂》原作劇本
時間:2010年6月1日(星期二)19:30 準時開演
6月3日(星期四)19:30
6月4日(星期五)19:30
19:00 ~ 19:25 貴賓票觀眾入場
19:00 ~ 19:20 正式票觀眾入場
19:15 ~ 19:20 候補票觀眾入場
19:20 ~ 19:25 無持票觀眾入場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水木展演廳
備註:19:15起發放候補票,正式票位僅保留至19:20,19:20將全面開放現場候補
如欲索票請站內信至 amourlettre
(站內信索票請務必附上完整系級、姓名、聯絡電話、場次與欲索取張數,以便作業。)
如對索票方式有任何疑問 請洽票務人員:江同學0921-836-384
*
請大家多多支持我們的公演
如果想要拿票也可以跟我聯絡唷:)))))))))))))
畢業快樂,祈禱是個美好的落幕
親愛的ㄌ
今天下午我把力氣都花在哭上面了,
但後來讓我困惑,也一直不停反問自己為什麼要這麼難過
為什麼這麼想哭
你說的,系排對你們很重要
對我重要嗎?
你問我的時候我是不敢回答的,其實我真的也質問自己它是不是不重要?
我在系排最後的那段日子真的是不好過的
你是沒有辦法想像我一個禮拜四天練球
每次練完球回來,我連球鞋都沒有脫就坐在衣櫃前面哭
每一天都是,不是誇示法,你一定不會相信的
可是就像我告訴你的一樣
對於那些難過的事,我是不會忘記的
所以我很難過也很徬徨,我不敢承認那是我的系排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不能夠確定自己真的被那個系排接受過嗎?
從大一到退出的時候,我真的融入過嗎?
這個,就是為什麼我早上不敢PO文章的原因
我不知道身為一個逃跑的人有什麼資格對學妹說話
我也不知道身為一個當初處處被指責的隊長怎麼在學姊面前說話
我不知道當初在被方琳責罵過之後,怎麼在方琳的文章下面說話
我非常害怕有人會在心裡想:'你不要說的一副以前多偉大的樣子?你也不想想以前...'
一直到現在,系排還是我很大的陰影
雖然你可能沒有辦法想像
然後我也問自己,排球到底是什麼,它真的重要嗎
為什麼現在我要為了排球淚流滿面呢?
當初我真的下了很大的決心,我想,以後再也不打球了
就算我再也不打球了,我不會死,不會受傷,我還是可以繼續過我的生活
就像是你們學姐一樣
你們退出系排後,畢業以後
劉玉米會去讀戲劇所
林佩臻去澳洲
以後或許你們再也不打球了
可是你們還是會繼續你們的生活
那麼排球到底算什麼?現在這些又算什麼呢?
眼前說什麼話真的重要嗎?真的會有人在乎嗎?
也許對於熱愛排球的人來說,或者對於熱愛系排的人來說
把這些話全說出來,是值得自己淚流滿面的
可是對於其他現在在系排版裡的人來說,這些話又代表了什麼呢?
對於一二級的學妹來說,懿萱退出就退出了
打的爛就爛,了大中杯輸就輸了
對於一三級的學妹來說就更沒有意義了
那麼我的心情有誰會在乎呢? 如果我說的話不能影響任何人也不能改變任何事
那我還該怎麼做呢?
我知道我自己表現的很孬
如果可以的話,我很希望讓大家看見過了一年的我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在系排不知所措的學妹了
我應該出來PO一篇文章解決這些事情
我應該好好的保護懿萱,讓大家知道完整的狀況
可是實際上的情況是,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思考這件事
然後不停的自問自答系排到底是什麼?排球到底是什麼?
它們到底有什麼重要性?它們對縣在留在那裡的人有什麼意義?
於是我終於回到了原點,我說不出話來
( 然後你們就要畢業了倒數不知道四十幾天吧?
現實是什麼?
過了半年頂多一年後,你們會覺得清大中文的系排變成什麼樣子了關我什麼事
就跟我當初我高中的排球社學姊們,還有從高中畢業的我一樣
現實也是,懿萱就要退出了,可是實際上對她來說是解脫
即使現在我們替她吵贏了,依舊無法讓她回去那個尷尬的地方
以及她在一二級的處境
現實是即使現在讓學妹道歉了,我也不相信他們真的認錯,他們只是覺得自己是被逼的
那兩個孩子脾氣都那麼的硬
現實的狀況是我也打不了畢業盃,我根本不能夠加入那個以前一起先發的成員團隊
現實也是,你們連想要打畢業盃都這麼不干不脆
害怕尷尬害怕輸害怕不是個happy ending
現實是就算重新開了一個系排版,我們也不會在裡面po文了
現在根本就不打球了
這些就是我想到的現實,即使我想得那麼悲觀又那麼消極
即使我說了這些可能會被你們臭罵,可是這些確實是我所想到的
也是讓我最難過的原因。)
然後,我唯一放在心上的
只是想說懿萱你真的辛苦了,也真的太謝謝妳了
謝謝你承擔了這麼多,謝謝你當初幫了我
我希望學姊不要難過
還有這件事情可以好好的落幕
不過現在我暫時想不到其他結尾了,先這樣
林佩臻,希望你不要氣到失眠
還有我說的話不會讓你們太不高興
親愛的猜到密碼的人
昨天,或應該說是前天發生了一點小事
總之大概就是系排的學妹們做了一件不妥當的事
學姊們一個一個跳出來開罵,他們都很生氣
他們說"那是我們的系排! 如果你們不珍惜就還我們! "
我好難過我們的系排變成那樣
可是在我難過的同時,我卻又想起很多以前在系排不快樂的事
被排擠的事
被罵的事
所以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那是我們的系排
可是我是那個"我們"其中之ㄧ嗎?
於是我又再一次顯得很懦弱,顯的不知所措
顯得很討厭(是以前那個被學姊們討厭的、遇到事情只會哭的、沒有用的隊長)
我並不想要這樣
可是更多的事實,是我很無奈學姊們即將要畢業了
我也不會再打排球了
我說話或不說話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
然後在經過一天之後
學姐說她很無奈,他們說"我們要放棄了,反正連林慧秋都不懂了"
"反正她都只記得我們罵她"
她都不懂了
我都不懂了
可是親愛的,一直以來我都很害怕
我不知道自己在這裡有沒有被懂過
我一直都好害怕
我害怕這裡的冷漠,害被被傷害害怕受傷
在世界懂我之前我先懂了世界的自私
所以我必須讓自己改變,然後才能在世界裡活著
我很難過看到他們終於放棄
哀默大於心死
一個晚上後系排版吵吵鬧鬧的文章都被刪掉,一切也終於安靜下來
可是一切都不是令人滿意的結局
難道在我的消極中一切就這麼結束了嗎
在我重新反省之後
難道我在系排的這兩年
做出的結論,就是這樣的糟糕
可是,我總是想起那些傷心的時刻,我總是不能忘記
上航,對於這樣被哀傷環繞的自己
我非常的討厭
我們的系排不是一個溫馨的地方,可是他們總是以為我會懂
懂那些責罵之外的鼓勵
一切是我太過的自卑,太沒有自信
他們真的覺得我重要嗎?
沒有人跟我說過我很重要
我不能夠在那些無言無語中肯定我自己,我根本沒有把握
是我讓大家很失望,我總是像個小孩一樣哭哭啼啼
一直到兩年以後,我還是這樣
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哭了,一定比你想像的久
這些日子以來,這個自私又冷淡的我
大概讓別人哭的次數還比較多
在我難過的時候
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想要有人抱我
整個晚上我都好希望有人抱我
可是這裡沒有,誰都沒有
一切都很不真實
一切都來了,一切又去了
我回答不出來什麼對我來說是重要的
當你覺得某件事情是重要的時候,你就已經註定要為那件事情快樂或受傷
親愛的,我太害怕受傷
越是長大越是膽小
可是如果未來的所有日子我都回答不出來什麼是重要的
那我的生命到底有什麼重量?
<清大有人文嗎?> 外語系 廖炳惠
清華電子報: http://epaper.hss.nthu.edu.tw
中秋佳節,偷得浮生幾日閑,趁機趕還稿債,也抽空讀了儒賓的文章。
近年來,我對國內(或校園)大小事務並不特別感到興趣,除了前一陣子陪
儒賓、大為 ,去爭取楊儒門的權益(終告失敗)之外,幾乎概不參與,因此
對倒扁活動實在不大熱衷。不過,儒賓在文章前面的段落提及清大的人文生
態,倒引發我的諸多感觸,暫且放下「正事」(含《清華學報》的審查報告
),與各位朋友腦力激盪一下,試探清大的人文前景。
儒賓提到清大人文在校園自足、科技掛帥、量化基準的作為之下,「比
起其他大學的校園,清華景致特優,有山谷的高遠也有連接市區的平遠,但
就是缺乏歷史的縱深。因為不太有壓迫,因此,也就沒有反壓迫;不太受社
會干擾,因此,也就沒有參與社會。清華是美好中帶著幾許淒清,是清澈到
看不出什麼積澱。所有教師的研究室,在陽光底下,無不閃爍著科技理性的
白光,這是個不會令人掉淚的地方」,很值得大家深思,我也願意以自己親
身經歷的案例,與同仁們分享,看可否找到解決之道。
我剛從聖彼得堡、莫斯科回來,到聖彼得堡大學參觀的時候,只能以「
悵然若失」去形容彼時的心境。不僅整個城市是水天一色,歐洲巴洛克與東
方(或中亞)色彩之建築、美術彼此輝映,令人美不勝收,(另一個類似的
東西文化橋樑的城市是伊斯坦堡),而且大學的入口廊道即充滿了人文之美
,一邊是整面牆的古籍珍本,另一邊是聖彼得堡歷來的文人、學者、諾貝爾
獎得主的畫像、雕塑,教室與研討室更是美侖美奐,學生、訪客從此一廊道
走過,自然而然對人文、生命、學問,產生情不自禁的憧憬。相較之下,清
大的人文藏書目前大約是66萬冊,不但良莠不齊,缺乏特藏珍本,而且沒有
展示機制。校園之內隨機而發的美展、藝術演出怎能與日常的潛移默化、深
度教養相提並論?
今年,國科會人文處鼓勵各校提三年三百萬的購書計畫,由於到截止日
期之前,外文學門的申請案子並不多見,因此承辦人來函希望我們提出,同
仁們請哥倫比亞、匹茲堡、科羅拉多等等大學的教授友人提供書單,日以繼
夜,終於做成一份目錄,於8月30日上傳成功,隔日卻被清大的研發處以未能
在校內事先(8月28日止)報備、彙整為理由,予以撤回,雖然國科會承辦人
表示願意受理,但他們也說「請與貴校相關單位聯絡,因為是他們要求撤件
」。這個案子因此胎死腹中。
後來,我與國科會人文處陳東昇處長談及此事,他大感不解,他說:台
大為了購書案,圖書館館長特別指派十二位專人,上國外四所頂尖大學(哈
佛、史丹福、巴黎索爾邦、牛津),將它們彼此交叉收藏之重要典籍,全部
列出,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與研究計畫共同主持人極力搭配。印象之中,
清大是有說明會,但是到了8月29日,我碰到連金發教授,他還表示自己開出
的書單仍無法上傳,似乎完全沒做整合或得到任何協助,台大的藏書是國內
大學中,唯一超過二百萬冊(多過清大一倍以上),尚且如此力爭人文藏書
,清大又是如何?
另一件我已建議張維安院長另請高明的案子則是人文社會中心的設置。
那是校方因應五年百億的審查機制才釋出的善意,然而關關卡卡均表示空間
與經費應按照理工科的研發案處理,張副校長以電話告知(他表示當天很忙
,只能以電話交談):「清大一向不提供任何經費給中心,得到外面去找資
源」,換句話說:人文社會中心得研發「產品」,拓展「專利」金;陳校長
也不斷以「電通中心」、「奈米中心」為例,說:它們為清大每年賺進一億
以上。當然,交談的時間很短,我沒機會對他們說:人文學科比較少見研發
或專利的觀念,但是沙爾斯堡的二十多萬居民,光靠「莫札特」這個名字,
便創出每人平均年所得超過一百二十萬台幣的收入,而且已持續多達二個世
紀之久;兒童文學家J.M.Barrie也把他的作品Peter Pan版稅全數捐給倫敦的
Great Ormond Street醫院,提供一百多年來的兒童醫療及急難救助。
人文學科其實不爭取速成或拼賺外快,而是以更長遠的時間、較普及的
方式,去深化知識、倫理與創意。若以生產價值而言,有誰超過莎士比亞?
但是在清大外語系,卻有同仁散發文章給學生說:「讀莎士比亞對增進英文
能力毫無用處」!
目前,台大的人文學科在人文社會高等研究中心與新人文大樓的計畫中
經費超過六億,交大光是新的藝術中心(安藤忠雄設計的半開放藝展館)便
多達一億,而中央、中山已有規模可觀的人文中心,中興、成大也正在籌設
之中,也許清華大學要等到我們設計出「落狗」〈logo〉,申請到專利,才
會讓我們平起平坐。不過,在這同時,清大外語系的王智明教授(外語系傑
出校友,但在三級五審之下,只以「約聘」助理教授之名義任用一年,因此
他無法申請國科會補助)邀請著名日裔美籍的小說家Yamashita順道來台,據
說清華大學提供她的演講費是新台幣二千元,而合辦的交大則提供八千元。
請問清大的人文社會的研究還能拓展或延續下去嗎?將來還有年輕同仁敢主
動籌辦活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