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擠擠挨挨的都市裏,只在公園上方擁有較廣闊的天空。藍天下風箏錯落飛舞,偶爾因為意外的糾
葛,得以彼此短暫擁抱。通常我們只是各自飄蕩,遙遙頷首。誰也不知道背後的主人何時收線、何
時收手。
我們都只是這樣的風箏,飛再高也不算真正的逍遙。但是C,突然掙斷線索脫走。或許他厭倦了終日只是擺擺首、點點頭,或許他看穿這究竟是一種虛假的自由。'
--黃慧芬《去似朝雲》
過去慧芬老師將她所寫的幾篇文章送給了我還有散含
這些文章現在仍好好地被我保存在塑膠夾裡,一讀又讀,愛不忍釋
最初時讀了文章甚至會感動的泫然欲泣
愛的不只是她的文采,還有歷經世事之後所感受到的體悟,讓我全身顫慄
因為平淡,因為再平常不過,就像是未來的我們都即將遇見
於是那些哀愁和感嘆便悄然無息的在放下稿件後圍繞我
那樣的感動讓我覺得,就連我在此粗淺的分析都像是貶低了老師的文章
--
從以前就想有天要變成像老師那樣的人
今天和芳琳在員中打球,她說她從小就像現在這樣
雖然是聊天說笑的內容,但我似乎可以想見芳琳從國小開始大約就是這樣大剌剌的個性
然後到國中、高中、大學
我猛然覺得大概我也會一直是這樣,不會有什麼改變了吧
這樣其實也好,雖然我跟散含從以前就老是說,等我們上了中文系就要變成黃慧芬老師
但其實我更希望散含會一直像現在這樣
然後我依然偶爾說煩,下一刻卻又吃吃的笑,像個瘋子
我更寧願很久以後我們聚在一起還是像瘋子一樣,多好
--
其實還是有一點點的不安
就像是在深夜裡,離得太遠什麼都看不見也聽不著
而我卻又太過膽怯,只好沉默
--
總是無法在夜裡安穩睡著
所以常常躺了一下又起身到書房,或許縫紉、或許畫畫、或許讀小說
每當腦子裡一有想法便從床上跳起來
好多事都是在夜裡完成,卻不愛在夜裡寫文章
雖然是最容易凝聚精神的時刻,但思緒一來,大概又被困住整晚無法入眠
往往拿著一本厚厚的小說,妄想一夜讀完
然後書頁翻了又翻,直到警覺自己又快要昏眩,才只好闔上書頁,大約又是三、四點
深夜裡讀那篇《去似朝雲》,最喜歡的還是文末那句,她說:
'朝雲從谷底升起,化作了明天的日子。'
那張照片...裡面應該不是你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