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記2/24至2/27台大中文營  (下卷)

二、築夢 逐夢



  
在這章,我希望分享自己在台北以及在營中的見聞——



「卷末——夢醒




又是那道深深的光

水珠急速蒸發

所有的景物稀薄模糊

背對著背,我們驚惶的環顧

震動的大地

崩塌的天空

這世界已然崩解



回頭,還來不及說出口的再見

撕裂於急轉的漩渦

恰如不該回頭的奧菲斯

分隔了地獄與天堂



(醒了,夢留在記憶裡發酵)

愛作夢的人

永遠不會失去

最好的時光」



  這真是一個很棒的都市!



  這真是一個很棒的都市,來到台北就好像來到另一個國度。雖然這次行程,一抵達台大我們就被送往金山的營區,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好好四處遊覽,然而在行程開始前,以及結束後短暫幾十分鐘,我有機會能窺見這座城市的面貌——這座被名為台灣心臟的城市。



  還是忍不住感到驚訝,就在我想起這只不過是離家三百公里左右,搭火車不到三個鐘頭便能抵達的地方,那時便會覺得自己像鄉巴佬似的,對周圍一切景物皆感到過分新鮮有趣。當我在構思這篇文章的同時,聽見的,是回程遊覽車後座,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正貼在窗上,驚呼道:「嘿!那是立法院耶那是中正紀念堂那是一零一大樓」而那時我也禁不住會心一笑!



  車行在寬廣的路上,道路中央有特別規劃的公車專用道,繁華的忠孝東路,車水馬龍,足以讓不會過馬路的我,被車撞死一百次以上,幸好還有好心但是說話很冷的警察伯伯——警察says:「嘿!車子要轉彎了!退回人行道,要過年了……」警察又轉身自言自語:「不好笑……」 我問黃上:「他說『要過年了!』意思是過年車子很多,要我們過馬路小心呀?」 黃上白了我一眼:「他的意思是快過年了!要我們不要被給車撞死!」——人行道旁,有衣衫襤褸的老婆婆,播放著收音機,甩著一頭蓬草,自顧自地舞了起來。當我們越過馬路,一個長得好看的男生駐足在綠燈前,胸前掛著一台相機,我便幻想這是一個年輕的攝影師,正尋找那將令他成名的素材。統聯的轉運站裡,是黑壓壓的一片人潮,人潮裡有地雷般的推銷員,只要你給他一個禮貌性的微笑,他便像是釣到大魚般地抓住你,說:「小姐,麻煩你給我二十秒……」那時你便會知道,原來微笑在這繁忙而疏離的都市,是如此特別,特別到足以讓一個推銷員相信,你會買他一顆三百元的番茄形狀盆栽。但無論如何,這仍是一個特別的都市,台灣一半以上的名人住在這裡,一半左右的資源和資金也砸在這裡。



  地面上是一番光景,地面下又是不同的情形。在人行道下,延綿著迷宮似地火車站地下街,光是找一間廁所,就足以讓你的腳在不合適的帆布鞋裡磨到起水泡(好吧也有可能是我的方向感太差)想要找個地方吃午飯,卻差點在抵達美食區之前就餓趴了,當我們終於走進了一間拉麵店,看了看價目表,這才警覺:原來這兒四處都是跟摩斯同等級的黑店!更別提那是在趕車的情況下,在十五分鐘之內吞下去的(心好痛)吃完了午餐便要繼續前進,當我們好整以暇地站在電扶梯上,享受它為我們自動向前推進的小憩,而身後的人卻仍馬不停蹄地向前,前行在已然緩步移動的電扶梯上,這不禁令我想起蕭蕭的那首詩〈世紀末.台北人〉 「ㄇㄤˊ」 ——以上不是火星文也不是亂碼,這首詩只是由幾個注音符號所組成,但卻表現了多重的意涵,「ㄇㄤˊ」:可以是忙碌的台北人、盲目的或是茫然的台北人,台北人是否盲目亦或是茫然,我尚無可斷議,但忙碌的這項特性,我在火車站地下街是完全體認到了,然而——這樣侷促向前的腳步,又何嘗不是積極進取台北人的表徵呢?當身後的先生拍了拍我肩頭,指示我們應站在電扶梯右側,為前進之人留下通道,當下我心體悟到:雖然時代潮流不斷進步,但不自覺的人終究只能站在上頭盲目地隨波逐流,積極的人自會把握每一分繼續前進,其餘的人只好任份地待在應該站的角落,莫成為向前之人的路障——就像那些來自各地,聚集在營裡的同學們……



  這趟旅程教我認識了幾位特別同學,有的專長寫同人誌,搞kuso,滿口是我搞不太懂的術語,也有好幾位校刊社的幹部,總是討論著校刊的稿件內容,手上則抱著寫有個人作品的資料夾,另外,隊裡還有兩位儼然是未來的主播:一位有個親戚當主播,加上本身悅耳甜美的聲音,全家人自小就對她寄予厚望,另一位則早就行程滿滿,營隊結束後,就馬上動身將前往採訪一主播,暑假時還準備採訪連勝文。除此之外,便是令人讚賞的中文系學生,幾次晚會,見他們精采絕倫的表演,其中幾位表現甚突出者,都儼然成了全部小隊員的偶像,然而在惜別晚會結束後,幾位隊輔和小隊員至我們寢室聊天,其中一位隨隊畢業自台中一中,他分享了過去的讀書經驗,當時他臉上的神情之認真,幾乎另你想不起這是剛才在台上令你捧腹大笑的演員,包括我們可愛的隊輔小花(男),雖然總是一副親切隨和的模樣,但當他自述為重考生,而重考之原因只是考上了"不甚滿意"的師大中文時,我仍不免感到咋舌,那一夜我們聊到凌晨三點多,雖然我半路就不支倒地,但那撐到最後的同學顯然獲益良多,記得他在回程的路上這樣對我說:「我真的覺得戰戰兢兢,像我這樣只是在一間偏僻的小學校,仍不能保持在類組前十名,那就真的不知如何是好……」順代一提,他口中的小學校,宜蘭女中,一個年級十四班。也許你在這裡會有兩個反應,第一是和我一樣想打爆他的眼鏡,但別忘了當時我身在中文營,必須保持一些風度,否則便敗了彰化女中的校風,第二個反應是我的文章應該要表達的,也是一個上進學生需要的:我們應該要從中學習,努力!哈——說些輕鬆的吧,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玩過一種叫RPG的腳色扮演遊戲(真人版),那是由一群工作人員各自扮演角色,在場地內任意行走並說出負責台詞,小隊隊員到處和演員們對話,藉以取得道具及完成任務,這個遊戲還挺有趣的,如果當時沒有下雨,一定能更盡興。



  又說到在這趟行程結束後,如果你問我最初時,期待在這趟台北之行見到什麼?我想我會回答你,是台北的天空。記得李佳蓉學姊在一次假期中,特地來學校教我打球,當我們中午時坐在圖書館後頭小憩,學姊看了看那晴朗無雲的天,說:「你去過台北嗎?台北的天空很藍喔!差不多……跟那邊那個放排球的籃子一樣藍!」這次不巧碰上了寒流下雨,我並沒有機會看見藍藍的天空,但總會有一天,我總能見到期待中,台北蔚藍的天空,那跟排球籃一樣藍得發青的天空,我想……一定和我夢裡的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