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6日 星期三

革命前夕

    革命前夕

           
——幾則劄記、為畢業生作 

    之一:含苞欲放的哲學家

1我在暗室裡獨舞

 心裏卻始終畏懼著

 一把不存在的椅子  (羅智成.泥碳紀)


2儘管向更遠處走去,向一個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賭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來支配

一下自己,比讓命運來處置得更合理一點呢還是更糟糕一點? (從文自傳)


3我前去 我前去


 雖然我不知要到哪裡


 但是我前去     (羅丹.行走的人)


      *


  想像自己是神話裡的盤古,在新造天地間游目四顧,不知該如何打破這亙古以來的虛空,又該像什麼方位邁開第一步。每一個即將離開學校的年輕人,都是個人意義上的一個盤古,站在神話的開端,就將開創經驗、醞釀哲學、書寫歷史。


  你將離開天地未闢前的渾茫,不再做暗室中的舞者,畏懼著看不見的椅子。大學是開啟獨立智慧的地方。七0年代,青年羅志成在那裡成為一位詩人。如今,你儼然一名含苞欲放的哲學家,將在那裡歷練含、苞、欲、放的四個過程——人可能在任何一個過程的頓挫中枯萎。如果你見過一百年前羅丹的塑像〈行走的人〉,或者,你從文字中結交了大時代中最可愛而勇敢的小兵沈從文,每一回合的啟發與誘導都釋放革命的氣息,那麼不要猶豫,帶著你的詩和哲學迎向前去。


    之二:知識的祕教


1「作為一個思考者,你心腸太軟,不忍捨棄美麗但不準確的觀念。但是再苦澀的知識,若要嚥下,就不容許打折——或許,你可以附加厚厚的糖衣……。」我們互贈以花:「我反對你。」


     (羅智成.泥碳紀)


2更多的思索並不一定比粗糙的行動對知識更有貢獻。——有些事情,只是你個人內心的經歷,在人性中存在,在歷史上卻不存在。


           (羅智成.泥碳紀)


3關於知識,最重要的成長,是我們不快樂地認識了自己。


      *


  成為一塊海綿,或者繼續扮演一個容器,在大學裡這是一道自由的選擇題。如果你早已厭膩了硬殼的容器中被擠逼的不斷填充的知識,那麼,讓自己轉化成海綿質的吸收體吧。張開每一個毛孔,讓知識浸潤你、豐富你,不必擔心壓力和容積的問題。永不饜足的你於是發現:知識是一種吸收,而非填充。


  德國電影大師雪朗多夫的〈玻璃玫瑰〉一片對我而言曾經具有知識密教的意味。九二年初,被寒流緊緊攫住的台北,攝氏八度的天氣。我擱置千頭萬緒的期末報告,每天感西門町早場看〈玻璃玫瑰〉,如是一週。一晚,同樣嗜好〈玻璃玫瑰的我們三人在新生南路的〈藤〉喝咖啡,為電影意見分歧。學長假指著論調與我相左的學長乙:「你的討論常常脫離文獻!」我大樂。羅智成〈泥碳紀〉中提到類似的場景——我們互贈以花:「我反對你!」忙於交換並熱烈攻許彼此雛型的哲學,正式大學中知識密教團體的傳統。這傳統哺育了成長中的學子,騷動與年輕正足以懂騷動與年輕………。


    之三:唯一的奇蹟


1但是,親愛的ㄌ,由於一顆東張西望的心,我無法堅持你想堅持的智慧或美麗——我只想看更多、想更多,或者活得更賣力。


           (羅智成.泥碳紀)


2未完成的構想堆積如山,本身也有一種氣象。當我在床頭拾獲一節失去詳情的記憶,一種巨大的憐惜……。 (羅智成.泥碳紀)


3那些快樂的日子,已成為過去。你必須視年輕為一生唯一的奇蹟(羅智成.泥碳紀)


      *


  在文學合電影的領域中「成長」歷來是令人難以割捨的主題。即便如鄧肯的舞蹈、舒伯特的音樂,也曾透過少女意象展示年輕生命的酣醉之姿。因為成長像惡水上的溜索,往復擺盪於人與己、理想與現實的兩端,在信念的立與破暨情感的大開大合中激迸出內在的爆裂音——最真摯的呼喊與細語。因而你見到麥田補手Holden苦惱著庸俗的人際關係和窒人的學校生活;村上春樹的主人翁們游離於學運之外的九吧間;侯孝賢的風櫃少年藉著漫長消暑的嬉鬧揮霍青春,企圖擲棒球成彩虹的弧線;而文革末期北京成的馬小軍日日逃學游走於屋瓦牆垣……。青春以脫軌的誘惑、叛逆的姿態以及向前超越的可能鼓動著你,宛如革命前夕,召喚你必前去。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生命之悠長其實是一種錯覺,青春尤其是倉促的,年輕的你不能只是春光而不開花。竭你所能地去汲取所有將改變你體質的知識吧,傾心擁抱任何一種詩意的理想吧,因為年輕是唯一的奇蹟。



                   八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初稿 

                   九十五年四月十九日修訂



ps.這是我們家阿芬老師為畢業生寫的文章...因為托我幫忙打字...所以請大家先睹為快囉...
 

2006年4月8日 星期六

變化

  漸漸地,我覺得自己愈來愈膽小。人,愈是成長,就愈是害怕,害怕……



  我感覺自己正處在一種華麗的奢侈中,那些叫做年輕。年輕是什麼?他們說,年輕是冒險,是拒絕一陳不變。我說,生活若失去了變化,將是一件可怖的事。



  然而,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每一次的變化中感到不安;在每一次的成長中感到徬徨?



  也許是因為,所謂的變化,就注定伴隨著兩者——得到與失去。



  變化卻仍是有的,隨著時光,我們踩在每一秒的黑鍵與白鍵上,這如何不是一種華麗的奢侈?當我意識到腳底下的每一步,都是生命時空中的唯一一步,下一秒我又踏上另一個白鍵,再回首,我卻看不見遠方留下的足跡。變化,就在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不安卻不是常有的,然而偶爾我卻能小小地感覺,似乎在每一回我得到了新的、美好的回憶時,某些過去卻被慢慢擠縮了,就像每一場畢業典禮上的又笑又哭,或是每回旅行歸程時的沉默,又或是每次活動閉幕後的空虛。



  而我們卻依舊必須迎向變化。然後才明白,現在平平淡淡每一天,都含著一種令人安穩的幸福。









ps...學姊快畢業了...我快要變成三年級了...不安的有感而發...

2006年4月2日 星期日

一個星期日

今天到員中排球比賽...天氣很好...太陽好大...我曬得臉紅紅...



  我的臉曬得像印地安人

  又像關公

  又像包青天

  像是在海邊玩了一天

  ...可是我還蠻喜歡鏡子裡臉紅紅的自己...

  嗯...我最喜歡臉紅紅的人了...心情很好...

  (如果明天我的紅臉沒有脫皮的話...)



  今天像是開了同學會

  到處都是國中同學

  中午我還帶一個同學和學姊們一起吃飯

  下午我們還一起打球

  她很快就跟其他人打成一片了

  原來看到別人能喜歡自己喜歡的人是一件這樣開心的事...



  今天我和好多自己喜歡的人做了喜歡的事

  開心...





(這篇有點怪怪的......)

(PS.愚人節沒騙到半個人...有點小遺憾...)